- 相關推薦
湖泊富營養化發生機制與控制技術及其應用
從湖泊富營養化的自然演化、湖泊沉積物中營養鹽的釋放及其內源污染機制、湖泊藍藻水華暴發機理和湖泊富營養化控制與治理等方面進行了回顧與總結.特別是圍繞占中國淡水湖泊總數達70%左右的淺水湖泊富營養化機制與控制進行了探討.研究表明,自然條件下湖泊也有可能富營養化,特別是淺水湖泊更容易富營養化.推斷其原因可能與洪水有關.淺水湖泊中的沉積物在風浪作用下發生懸浮,致使沉積物中大量的營養鹽釋放出來并進入上覆水,為生物生長所利用,這是淺水湖泊內源污染負荷較深水湖泊重的原因所在.藍藻水華暴發是湖泊富營養化之后生態系統的一種異常響應,其發生的原因與湖泊物理環境如光照(或透明度)、溫度和適宜的水動力條件有關,也與湖泊化學環境,如氮、磷濃度及其氮、磷比值等有關,還有形成水華的藍藻本身的某些生理特性有關,如偽空泡及抗拒紫外傷害的能力,從而在對光照和營養鹽的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等特性,這種競爭優勢在淺水湖泊中尤為明顯.而淺水湖泊"水淺"的特性,也使得營養鹽負荷和藍藻水華的控制難度加大.對于湖泊富營養化的治理與控制應該遵循控源、湖泊生態修復和流域管理的原則.對于湖泊沉積物中營養鹽釋放導致的內源污染控制,既可以采用物理化學的方法、機械的方法和生物的辦法,甚至是仿水生植物的方法.實施湖泊生態修復,就是把富營養化的藻型湖泊生態系統轉化為草型生態系統.要實現這樣的改變,必須首先改善環境條件.在現階段,把生態修復的重點放在水生植物種植上是有盲目性的,而應該放在環境改善上.由于各個湖泊類型不同,因此,各種治理的技術應該結合具體的情況來實施.
作 者: 秦伯強 楊柳燕 陳非洲 朱廣偉 張路 陳宜瑜 作者單位: 秦伯強,陳非洲,朱廣偉,張路(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楊柳燕(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南京大學環境學院,南京,210093)
陳宜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北京,100085)
刊 名: 科學通報 ISTIC PKU 英文刊名: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 2006 51(16) 分類號: P7 關鍵詞: 湖泊富營養化 營養本底 淺水湖泊 內源污染 治理 生態恢復【湖泊富營養化發生機制與控制技術及其應用】相關文章:
臭氣及其控制技術04-25
中草藥多糖的免疫調節機制及其應用04-27
污水廠除臭技術及其應用04-27
MOST控制系統及其在油碼頭中的應用04-27
水中的微污染物及其控制技術04-27
先進焊接技術在飛機制造中的應用04-26
水產養殖廢水的生物處理技術及其應用04-27
磁懸浮飛輪技術及其應用研究04-27
路面沖壓技術實踐中的控制與應用04-26
人類基因研究及其技術應用的深層思考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