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德國煤礦區景觀生態重建/土地復墾及對中國的啟示
采礦業對礦區環境的破壞是不可否認的,但并不意味著這是對生態永久性的破壞.德國的成功經驗證明,通過合理的整治和復墾規劃,這種損害是可以恢復的.文章對德國礦區景觀生態重建/土地復墾的歷史變遷、實施手段、理論研究等方面作了較為系統的分析,并對中國進行礦區景觀生態重建時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探討,認為:進一步健全法制、明確職責、建立健全規劃體系,加強公眾參與并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是中國礦區生態重建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常江,Klaus Borchard(德國波恩大學城市規劃、土地整理和水土保持研究所,Nussallee 1, 53115 Bonn, 德國)
吳次芳(浙江大學東南土地管理學院,中國浙江杭州,310029)
刊 名: 經濟地理 ISTIC PKU CSSCI 英文刊名: ECONOMIC GEOGRAPHY 年,卷(期): 2002 22(6) 分類號: X171.4 F301.24 關鍵詞: 煤礦區域 景觀生態重建 土地復墾 借鑒【德國煤礦區景觀生態重建/土地復墾及對中國的啟示】相關文章:
我國礦區廢棄區土地復墾技術研究04-26
美國礦山土地復墾制度對我國的啟示04-26
土地復墾簡報02-26
中國礦區環境生態系統研究04-25
潞安礦區土地景觀空間結構特征變化研究04-26
霍林河礦區的生態修復與建設04-26
石材礦區生態修復技術探析04-26
關于創建新型生態礦區的思考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