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三政治常識教材分析及高考訓練題-政治試題
政 治 常 識
第一課 我國的國家制度(上)
〔高考考點〕
1、國家的性質和職能 2、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 3、我國的國家職能 4、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 5、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6、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權利和義務 7、我國的國家結構形式 8、“一國兩制”的含義、內容和意義
〔考點內容概述〕
1、國家的性質
(1)國家是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政治權力機關。國家具有主權、階級、社會屬性。其中,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
(2)國體即國家性質,是指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統治階級的階級性質決定國家性質。
(3)判斷國家性質的根本標志是國家政權掌握在哪個階級手中,實行為哪個階級服務的政策。
2、國家職能
(1)國家職能是指國家在階級統治與社會管理中的職責和功能。
(2)國家職能與國家性質的關系:國家性質決定國家職能,國家職能反映國家性質。
(3)國家的兩種職能,即對內職能和對外職能。對內職能主要有政治統治職能和社會管理職能兩個方面;對外職能主要有保衛職能和交往職能兩個方面。
3、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
(1)我國的國家性質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國家性質的首要標志是工人階級的領導,階級基礎是工農聯盟。
(2)人民民主專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專政,具有自己的特點和優點。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廣泛性體現在民主的主體性、人民享有的民主權利上,真實性體現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質的保障;人民民主專政實行大多數人對少數人的專政;在概念表達上直接體現了民主與專政的辯證統一。
(3)社會主義與民主的內在聯系: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要求,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也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
(4)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是一個逐步發展的歷史過程,最根本的是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
(5)必須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它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四項基本原則之一,載入憲法;是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
(6)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主體的武裝力量。要進一步加強國家政權建設和國防建設,增強國防實力和國家綜合國力。
4、我國的國家職能
(1)對內職能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政治職能,即國家維護政治統治和政治穩定的職能。第二,經濟職能,即國家組織經濟建設,促進國家發展,提高生產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職能。第三,文化職能,即國家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第四,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即國家為社會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職能。
(2)對外職能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防御外放入侵,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第二,發展國家交流與合作。第三,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3)我國的國家職能是由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所決定,又反映和維護了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體現了我國的國家性質。
5、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
(1)政體指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即統治階級采取何種形式來組織自己的政權機關。
(2)國體與政體的關系:二者是內容和形式的關系,國體決定政體,政體反映國體。
(3)政體具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相同階級掌握政權的條件下也會采取不同的政體。
(4)當代國家政體的基本類型: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君主立憲制的主要形式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典型國家是英國。資本主義民主共和制可分為議會制民主共和制和總統制民主共和制。美國是實行總統制民主共和制的典型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只能是而且應該是民主共和制,這是由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經濟基礎和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的。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是人民代表大會制。
6、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
(1)人民代表大會制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領導國家事務的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一是它直接體現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二是建立其他有關國家管理制度的基礎。
(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內容: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在普選的基礎上選舉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組成國家政權體系,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
(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和活動原則是民主集中制。具體體現在人民與人代會的關系;職權的行使及貫徹執行上的責任制。
(5)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第一,有利于保證國家權力體現人民的意志;第二,有利于保證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權力的統一;第三,有利于保證我國各民族的平等和團結;第四,符合人民當家作主的宗旨,適合我國的國情。
(6)進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完善人大代表的選舉;進一步加強人大的立法職能和監督職能;密切人大與群眾的聯系。
7、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權利和義務
(1)人民代表的產生有兩種方式:直接選舉(縣級及縣級以下);間接選舉(縣級以上)任期也有兩種:鄉鎮一級任期三年;鄉鎮以上任期五年。
(2)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行使國家權力。
(3)人民代表的權利有:發言、表決免責權;提案權;質詢權等。
(4)人民代表的義務: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機密;密切聯系群眾;接受選民監督。
8、我國的國家結構形式
(1)國家結構形式是指國家的整體與部分、中央與地方之間相互關系的構成模式。
(2)國家結構形式的類型:單一制和復合制。單一制國家是由若干行政區域構成的單一主權國家,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采用的形式。復合制國家在當代主要采用聯邦制的形式,是指由若干成員單位組成的聯盟國家。
(3)我國實行單一制的國家結構形式,是由我國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決定的。
9、一國兩制
(1)含義: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保留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
(2)內容:第一,前提和基礎是“一國”,即一個中國;第二,兩種制度并存,國家的主體是社會主義制度;第三,“一國兩制”下的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3)意義:有利于實現祖國的統一;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利于港、澳、臺地區的穩定、繁榮和發展。
(4)臺灣問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發展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一國兩制”是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堅決反對任何旨在制定“臺灣獨立”“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言行;盡最大努力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知識聯系]
1、掌握與國體有關的幾個關系
1)國家性質與國家職能的關系
①國家性質決定國家職能。因為,國家性質是由統治階級性質決定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它在經濟上的利益和政治上的統治,就要通過國家機構來行使國家職能,維護其經濟利益和政治統治。
②國家職能集中反映國家性質。國家行使的職能,總是體現國家的階級性質,體現統治階級的利益和意志。國家職能的行使狀況直接會影響到統治階級的階級統治穩定程度,所以國家職能不僅體現國家的階級性質,并且對維護階級的統治具有反作用。
2)國家的國體與政體的關系
①國家的國體決定著政體。國體體現著國家的階級屬性和階級利益,它構成了國家的階級內容和基本意志,因此,國體是政體的本質歸宿,它決定著特定的統治階級選擇什么樣的政權組織形式為其階級利益服務。
②國家的政體反映著國體。國家的政體,是為特定國體服務的政權組織形式,在實際政治生活中,政體必然適應國體的要求,服務于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因此,特定的政體,必然從國家政權形式方面反映和體現國家國體的性質。
③國家政體對于國家國體具有重要作用。適當的健全的政體,對于維護和鞏固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實現其階級利益的意志,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而政體的不適當和不完善,則會妨礙統治階級意志的實現。
④國家政體具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盡管國體是政體的決定性因素,但是,一國的歷史、階級力量對比、傳統習慣、國際環境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國家的政體。因此,在相同性質的階級掌握政權的條件下,不同的國家也會采取不同的政權組織形式。
3)國體與政黨制度的關系
國體決定政黨制度,政黨制度體現和維護國體。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制度是由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的。資本主義國家無論是兩黨輪流執政,還是多黨聯合執政,都是資產階級及其代理人執掌政權,都沒有改變資產階級政權的性質。我國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由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的,只要由共產黨領導和執政,才能鞏固國家性質,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
4)國體與外交政策的關系
國體決定外交政策,外交政策反映國體。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了其對外進行掠奪、侵略和擴張,這也是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需要。我國實行人民民主專政,既消除了我國屈從外國侵略、奴役的社會根源,又決定了我國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這一外交政策,有利于我國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的鞏固和發展。
2、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制
1)人民是一個政治概念,包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擁有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有祖國統一的愛國者。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2)人民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是民主選舉產生,來自人民,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接受人民監督。
3)人民代表大會是由人民代表組成的國家權力機關,它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決定全國和各級地方一切重大事務。它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組成,全國人大在我國的國家機構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國家機關的權力都不能超越它。
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領導國家事務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石,是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
3、政權、主權、人權的關系
區別:
1)政權是統治階級實現其對國家的統治的工具。對內行使國家權力,實現國家職能,對外代表國家。它側重于國家的階級性質,階級性質是國家政權的根本屬性。
2)主權是一個國家處理其國內事務和國際事務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權力,它包括管轄權、獨立權和自衛權。主權是國家的生命和靈魂,是國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在國際交往中,側重于強調國家的主權屬性。
3)人權是指公民享有的人身自由和各項民主權利。人權問題有國際性的一面,但本質上屬于一國內政問題。
聯系:
1)政權與主權是統一的,主權是國家政權的生命和靈魂,是國家政權存在的最重要因素,失去了主權,也談不上是完整的國家政權。政權與主權有時也不一樣,如我國的港、澳、臺地區都有自己的地方政權,但它們都沒有主權,都不是主權國家,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方行政區域。
2)主權與人權是相輔相成的,國家主權是一國人民充分享有人權的前提和保障,沒有主權就談不上人權,主權高于人權。
4、國家政權組織形式與國家結構形式
(1)區別
國家政權組織形式,既政體,指統治階級采取何種形式來組織自己的政權機關。當代國家政權組織形式有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兩大類。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屬于社會主義民主共和制。
國家結構形式是指國家的整體和部分、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相互關系。根據國家權力集中的程度不同,當代國家的結構形式可分為單一制和復合制兩大類型。我國的國家結構形式屬于單一制。
(2)共同點
國家政權組織形式與國家結構形式都是由國家性質決定的,并且反映國家性質。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國家政權組織形式和單一制的國家結構形式,都是由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的,并且集中反映了中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國家政權組織形式和國家結構形式都具有相對獨立性,即國家性質相同的國家,可以采用完全不同的政權組織形式、國家結構形式。
5、我國人民民主專政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關系
我國人民民主專政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關系問題,也就是我國的國體和政體的關系問題。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在我國,只有人民才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國家權力屬于誰的問題,是判斷國家政權性質的根本標準。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首先從國家階級關系上講,是人民民主專政,這是就國體而言。其次,在無產階級領導人民奪得政權以后,如何保護這種權力代表人民,服從人民,為全體人民的利益服務,這就有一個政權組織形式問題,即政體問題。可見,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了人民管理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為適應我國國家政權階級屬性的需要而產生的。國家的性質必然要通過國家的形式表現出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對維護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起著重要作用。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長處和優勢就在于它符合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性質,符合實現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的領導這一重要原則。
[易混易錯知識點]
1、國家、國度與國家制度、國家性質的區別
(1)國度:指政治地理意義上的國家,即國度由人口、領土、政權和主權這些要素構成。
(2)國家:是階級統治的政治權力機關。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
(3)國家性質即國體,是指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著國家的性質。
(4)國家制度,亦稱“國家體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國家制度包括國體和政體,狹義的國家制度單指國體。
2、議會制共和制與總統制共和制的異同
(1)不同點:①國家元首的產生辦法不同。在議會制共和制下,國家元首由議會選舉產生;在總統制共和制下,總統由選民選舉產生。②國家元首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議會制共和制下,作為國家元首的總統,只擁有虛位,沒有實權;在總統制共和制下,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掌握行政實權。③國家元首、議會、政府三者之間的關系不同。在議會制共和制下,政府(內閣)由占議會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來組織,政府及其閣員對議會負責,當議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時,政府就得辭職或呈請國家元首解散議會,重新選舉。如果新議會仍然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須總辭職。在總統制共和制下,政府由當選的總統組織,政府及其閣員對總統負責,不對議會負責。總統不向議會負責,也不能解散議會,議會也不能以不信任案迫使總統辭職,只能在總統或政府成員有違法行為時提出彈劾。
(2)共同點:①兩者都是資本主義民主共和制。②兩者的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都是由選舉產生并有一定任期。
3、我國的國家制度如何確保人民當家作主?
(1)我國的國家制度包括國體和政體。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這是人民民主專政國家制度的核心內容和根本準則。這就從國體上確保了人民當家作主。
(2)我國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正是人民當家作主這一根本準則的直接體現,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能夠確保國家權力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當家作主的宗旨。這就從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上確保了人民當家作主權力的實現。
4、關于人民民主專政的幾個易混問題
(1)人民民主專政的階級基礎、中國共產黨的階級基礎、多黨合作的政治基礎的區別:
人民民主專政的階級基礎是:工農聯盟。
中國共產黨的階級基礎是:工人階級。
多黨合作的政治基礎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3)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特點和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
人民民主專政具有適合我國國情的特點:它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它直接體現了民主與專政的辯證統一。
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的特點。
5、關于對“國家職能”認識的幾個誤區
誤區一:認為國家對社會經濟的管理是任何國家共有的職能,國家管理社會經濟具有相同的目的。
簡析:國家職能是指國家在實現階級統治與社會管理中所負有的職責和功能。任何國家都要對社會經濟進行管理,以鞏固自己的經濟基礎,保證國家存在和發展所必需的物質條件,但不能據此就認為國家管理社會經濟具有相同的目的。因為:國家性質決定國家職能,國家職能服務于統治階級的利益。資本主義國家管理社會經濟,由資本主義國家性質決定,從根本人上完全是維護資產階級統治的需要。社會主義國家管理社會經濟,由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是為了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可見,不同國家管理社會經濟具有不同的目的。
誤區二:國家職能是為全社會服務的。
簡析:國家職能是由國家性質決定的,是為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服務的,不可能為全社會服務。國家也有管理經濟和社會公共事務的職能。但從根本上說,還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資產階級國家的國家職能是為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資產階級國家的國家職能是為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服務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國家職能是為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謀利益的。
誤區三:國家對內職能中政治統治職能是主要職能,社會管理職能居于次要地位。
簡析:一般來說,統治職能是國家的主要職能,社會管理職能居于次要地位。同時社會管理職能又是國家實現政治統治職能的基礎和條件。但是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在國家和社會發展的不同歷史時期,國家這兩種職能的性質以及在國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同的。
6、關于人民代表大會制的幾個問題
(1)我國的國家制度、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的區別
我國的國家制度是人民民主專政和人民代表大會制;我國的根本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我國的重要政治制度是民族區域自治;
(2)一定要注意區分“人民代表大會制”與“人民代表大會”:前者是一種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的政體;后者則是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
(3)區分“最高權力機關”和“權力機關”:前者在我國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后者則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4)區分“權力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前者指人民代表大會;后者則包括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在我國,國務院是最高行政機關)。
(5)區分“人民代表大會制”與“人民民主專政”,前者指我國的政體;后者指我國的國體,并學會用“國體和政體關系”知識加以說明二者的關系。
(6)明確“我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的產生辦法”的不同:由人民民主選舉產生,但有的“直接選舉產生”,有的“間接選舉產生”。
(7)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國家結構形式的關系:共同點即都屬于國家形式,都由國家性質、歷史特點決定,并為國家性質服務,都有利于人民更好地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不同點為前者是我國的政體,是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直接體現了我國的國體,因而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后者是指國家的整體與部分,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相互關系,我國實行單一制國家結構形式。
7、“一國兩制”中幾個注意的問題
(1)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并非完全自治。
(2)香港、澳門是中國恢復行使主權問題,回歸前是中英、中葡間談判問題,回歸后是中國的內政,臺灣問題一直是我國的內政。
(3)英國、葡萄牙在香港、澳門實行過殖民統治,但香港、澳門不是殖民地,臺灣更不存在這個問題。
(4)在“一國兩制”下,堅持國家主權統一和堅持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是一致的。
第一課
[能力訓練]
一、選擇題
國家擬在怒江修建水電站,而一些學者以保護怒江生態系統為由表示反對。為慎重、科學決策,國家發改委邀請聯合國、世界銀行、專家學者、地方政府、水電企業、原住地居民于2004年10月27日召開研討會,共謀良策。我國政府坦言:提出問題的聲音,可能是貢獻最大的聲音,歡迎各方利益代表充分發表意見。據此回答1—2題。
1、國家把決策建立在能夠反映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由此可見( )
A、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
B、國家致力于發展人民民主,實行決策民主化
C、民主監督、民主管理是人民民主的具體體現
D、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2、國家為國事充分聽取各方及各利益主體的意見。這說明( )
A、政治職能是國家的首要職能
B、國家積極履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為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C、國家必須行使經濟職能,促進經濟發展
D、我國的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
3、我國有23個省(包括臺灣省)、4個中央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2個特別行政區組成。這表明,我國是( )
①實行單一制的國家結構形式 ②由地方行政區域組成的統一的主權國家 ③實行體現國家性質的民主共和制政體 ④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國家政權組織形式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4、政府績效評估堅持以公民為導向的原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是衡量政府極其重要的指標。把人民群眾的滿意作為衡量政府績效的重要指標是因為( )
A、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 B、在我國,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C、公民享有廣泛、真實的自由和權利 D、公民享有監督權
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于2004年10月9日發表電視講話,宣布以他為首的執政黨——自由黨和國家黨聯盟在聯邦大選中擊敗工黨,獲得大選的勝利。據此回答5—6題。
5、澳大利亞作為“地處東方的西方國家”,對外政策一直有“偏東還是偏西”的選擇。澳大利亞的對外政策“偏東還是偏西”是由其( )
A、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決定的 B、執政黨的階級屬性決定的
C、東西方力量的變化決定的 D、全體人民的意志決定的
6、霍華德政府已分別同泰國和新加坡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并且正在準備同中國、馬來西亞以及東南亞國家聯盟,達成雙方自由貿易協定。在安全方面已同9個鄰國達成了反恐協議,霍華德政府的上述做法,是在履行國家的( )
①政治統治職能 ②保衛職能 ③社會管理職能 ④交往職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04年12月20
【高三政治常識教材分析及高考訓練題-政治試題】相關文章:
高考語句銜接題專項訓練04-30
高考英語語法訓練題205-04
「2009高考專題復習」詩歌鑒賞訓練題04-30
高考語文作文實戰訓練題精編04-30
考研政治試題分析及答題技巧揭密04-28
高考名句默寫訓練(人教版高三必修)04-30
高考英語語法綜合訓練120題(2)05-04
高考英語語法綜合訓練120題(1)05-04
初中地理教材分析05-01
2006年高三英語入學訓練試題題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