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遺風:教學質量下降 評職稱只看發文章數量
由研究生就業率低于本科所想到的 廣陵遺風 據媒體報道,全國研究生招生規模10年翻番,碩士生就業率連續下降。今年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規模已經超過本科生,清華北大在校研究生人員數量已經超過本科生。這個現象,已經不是個案了。以后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并且會對這個社會的人才培養結構以及教育發展教育資源分配具有重大影響。以前的大學本科教育,是屬于精英教育。大學生被稱之為天之驕子,生活于象牙塔,在白衣飄飄的年齡學識而逐漸豐富。當時的他們尚未走出校園,工作就似乎定了。那時候的研究生乃至博士,如天空之星宿一般,似乎高高在上,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自從周濟部長的教育產業化設想之后,全國大學大擴招,人才的培養便進入了快車道。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發展的同時,人才培養的方式,以及培養出來的人才質量則備受社會詬病。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在學校所受到的教育與這個社會也逐漸脫節。有些畢業生,畢業了,真不知道何去何從。本科生畢業了,考公務員,大部分人會被刷掉。就業,高不成低不就,于是一個華麗轉身,轉而攻讀研究生。不想工作,只想繼續讀書,做學生永遠是最快樂而最輕松自由的,又不必天天職場勾心斗角。再加上許多大學盲目擴招,于是研究生多了。就業市場的人才供需,也是要遵循市場規律的配置的,F在目前研究生的就業率連續三年下降,低于本科生,明顯說明社會對研究生的需求已經飽和,同時很多人找不到工作也是其自身的技能較低,思維不夠開放,所學之物毫無用武之地。這種情況其實說明了,我國高等學校辦學層次高了,規模大了,但是教育質量和教課水平下降了。我知道大學老師評職稱基本上并不是以教學生質量好壞,教課能力怎樣來衡量,而是以發布在CSII之類學術文章多少篇來評價的,這個與其工資水平福利待遇掛鉤。而學生學到了什么,這個真的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也有很多老師其實也就是這樣從本科讀書讀到研究生,然后博士。出來找不到好工作,就鉆去大學教書,每年都在為發文章的事情考慮,而對底下的學生卻只是應付了事,或者就是根本不配當老師。只不過借中國的教育制度來謀取私利罷了。人才,何謂人才?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并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百度百科)。倘若讀完本科,再讀完研究生,你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及技能,不能進行創造性的勞動,對社會不能產生價值與貢獻的話,那學歷再高也只是一紙空文。那你的學習生涯也是白搭了。這其實也反映出我們當前的填鴨式教育,已經逐漸不適應甚至是阻礙了社會經濟的進步。若談改革,制度改革是必須的,而教育制度改革則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一番偉業。教育若能做好了,開啟民智,政治制度也就是水到渠成。但是前提是不能填鴨式教育,不能使流水線作業的教育,更不能是壓制思想的教育。您可能也喜歡: 我的本科與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走向“本科化”? 企業管理專業研究生就業前景 由法學碩士就業難想到深圳的律師 研究生就業難不僅擴招的問題【遺風:教學質量下降 評職稱只看發文章數量】相關文章:
赴日留學生數量下降05-04
新疆北鯢種群數量下降原因的分析及保護策略05-02
澳大利亞留學 外國留學生數量持續下降05-02
古韻遺風簽名02-07
有感而發的文章05-01
數量04-29
一只蟹做出大文章04-27
古韻遺風簽名(12篇)02-07
古韻遺風簽名12篇02-07
下降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