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正確地給孩子立規矩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許多家長都喜歡給孩子立規矩,卻發現規矩對孩子并沒有什么效果—關于給孩子立規矩,作為一個3歲男孩子的母親,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定要簡單易懂,讓孩子容易遵守。孩子的理解能力沒那么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強,樹立復雜的規矩,非但不能讓他遵守,反而會令他感到糊涂。
●要把道理講清楚,而不是擺出強權嘴臉——“你聽我的!我說了算!”不要以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講的道理也許他一時不能夠完全領會,但是你平和的語氣和尊重他的態度,卻會讓他信任你的判斷,順從你的要求。
●實在復雜或者講不明白的道理,應該和藹地告訴孩子:“這是這里的規定”或者“這是咱們家的規矩”,“所有的人都要遵守”。
●立下的規矩,無論時間地點場合,都要遵守,比如在家不許隨地吐痰,在外邊也不許。而不是今天這個樣子,明天那個樣子,在家一套,外邊一套。這樣只會讓孩子糊涂,無所適從。
●所有的規矩都不僅僅是立給孩子的,家長也要嚴格遵守。比如,要讓孩子規律進食,家長自己就要在飯桌上舉止規范,不挑食,不浪費。要讓孩子懂禮貌,家長自己就要對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孩子—使用文明用語。
●規矩不是絕對不能夠打破的,在孩子的要求下,偶然“放寬政策”—比如,以零食代替正餐、中午看一場電視、晚睡一個小時,等等—會減輕壓力,讓孩子更加自覺地遵守規矩。相信孩子,不要以為偶然的一次“放縱”就會養成什么壞習慣。
●有些事情,可以放手讓孩子親自體會一下“放縱”的后果。家長苦口婆心地講了半天,也沒有孩子自己體會破壞規矩后產生的后果有用。例如,讓他晚睡,第二天上學時不叫他起床,讓他遲到一次。
●有些事情,規勸不管用,就換一種辦法,不一定正面要求。家長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試著讓自己的行為,潛移默化地融入孩子的做事原則。
●不要以成年人的行為準則來規范約束孩子,不要把孩子的一些淘氣行為統統斥責為“犯錯誤”。要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體會到在他看來,向你身上潑水什么的,是非常好玩兒的事情。這樣你就不會惱火,而是和緩地告訴他,“我知道這樣挺好玩兒的,但是我不喜歡你這樣做,衣服濕了會讓我不舒服。”
●給孩子立了那么多規矩,他能夠每天每次每一條都完全地遵守嗎?當然不可能!甚至說了N次不可以做的事情,他還會做。這不是他不明白道理,也不是他忘了,而是他還小,自我控制能力沒有那么強。興致所在,他控制不住自己。體諒了這一點,我們就會耐心地對他講N+1次“不可以……”不要怕麻煩,重復、重復、再重復,也是兒童學習的必然過程。
記住,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也沒有十全十美的成年人),不要時時處處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生怕有什么差池。大的規矩有了,小處不妨寬松一些。苛求完美只會把你變成碎嘴婆子,嘮嘮叨叨,沒完沒了,讓孩子心煩意亂,你說什么他都聽不進去。你對他的規范越精簡,起的作用越大。
家長貼士:處理違規孩子的 “法寶”
法寶一:孩子不講理發脾氣摔東西時,不要生氣,也不要訓斥他,而是迎上前去,擁抱他,愛撫他。“鬧”的孩子都是在索要愛和注意,你越把他往外推,越適得其反。兒子一般都是在餓了、累了、困了的時候出現“不良”行為,我在安撫他的同時也會告訴他,“你肯定是餓了(困了),才這個樣子,有點兒不講理。”有時候這么一說,他就收斂起來,哼哼唧唧地往我身上一靠,“媽媽抱抱!”皆大歡喜。
法寶二:孩子鬧得你心煩意亂、恨不能扇他耳光時,不要發脾氣,深呼吸,平靜下來,多想想他可愛的地方,回想他平時給你的歡樂,這會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給你無窮的耐心。
法寶三:要具備一定的幽默感。孩子不服從你時,不要強硬地推行你的政策,因為無論孩子多小,你都“打”不過、擰不過他。劍拔弩張之時最難實行規矩,不妨采取迂回戰術,施展一下自己的喜劇才能,尤其要順著孩子的思路說出他不遵守的理由,并說出解決的辦法,孩子往往更容易接受。
【正確地給孩子立規矩】相關文章:
如何給孩子立規矩?05-02
給學齡前孩子立“規矩”04-30
給學齡前孩子立“規矩”04-30
讓孩子正確地對待輸贏05-02
教育筆記-正確地引導孩子01-18
怎樣教會孩子遵守規矩 (圖文)04-30
規矩04-29
貯立(貯立)04-29
坐也是立,立也是立,行也是立,臥也是立(打一動物名)07-18
老規矩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