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養生探秘之陰陽和合
養生的根本原則是“法于陰陽”,即遵循自然界的陰陽變化規律來調理人體的陰陽,使人體陰陽與自然界的陰陽變化協調一致。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養生探秘之陰陽和合,歡迎閱讀!
“凡人之有生,受氣于天,故通乎天氣者,乃所生之本”意思是說:我們的身體從大自然中攝取陽光、空氣、水和各種營養物質,同時向自然界排泄代謝產物,并最終又歸于自然,只有這樣人體的陰陽與自然界的陰陽才能相通相應,二者才能平和協調!
人體陰陽與自然界的陰陽相通相應:
清晨:陽氣開始活躍并趨向于外。
中午:陽氣達到最旺盛的階段。
下午:太陽偏西、體表的陽氣逐漸虛少,汗毛也開始閉合。
晚上:陽氣收斂,拒守于內,這時就不要擾動筋骨,也不要接近霧露!
知道了陰陽相通相應如何達到陰陽平衡呢?
就是所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從而維持陰陽平衡了。
案例分享:一天中的陰陽平衡--如何采吸陽氣!
早上日出、面向東方做深呼吸,陽氣可以從鼻孔還有從人體的的各個皮膚腠理、毛孔進入體內。
正午時分,日頭當頂,我們到戶外后,讓太陽的日精從我們的百會穴(人體頭頂正中心)進入我們的身體。
登山愛好者們注意了,當您在山川丘陵的高處時,不妨面朝南方,這樣會使陽氣更快的進入到我們的體內。
到了傍晚,日落紅霞起的時候,可以到戶外,盡量的采吸太陽留給我們一天中最后的一次采陽的機會。
人體為什么一定要吸取陽氣呢?!
養生專家說:陽氣就如我們生命的火種,火種要是旺盛,生命自然旺盛,火種要是熄滅,那么生命也就 Game over了!
拓展:春分養生方法重在食物陰陽互補
調理情緒
此時人體的血液和激素活動正處于相對的高峰期,而氣候的驟變會導致人體的平衡失調,誘發高血壓、心臟病及月經失調,且易產生眩暈、失眠等癥,是疾病的多發時間,所以要避免情緒波動,調理情緒頗為重要。
起居有常
日常生活中應當起居有常,勞逸結合,使生活節奏隨著時間、空間和四時氣候的改變而進行調整,利用生機盎然的好時機,多做戶外活動,放松身心。
飲食調節
1、注意食物的陰陽互補
有高血壓、月經失調、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疾病的人此時的飲食調養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食物分寒、熱、溫、涼、平五種屬性,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需要添加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涼;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肴,配上蛋類等滋陰食材,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
2、多吃時令菜
每個季節都有符合其氣候條件而生長的時令菜,得天地之精氣,營養價值高。吃有養陽功效的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豆芽、豆苗、萵苣等食材,有助于活化身體生長機能;而食用桑椹、櫻桃、草莓等營養豐富的晚春水果,則能潤肺生津,滋補養肝。
中醫保健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春應于肝、夏應于心、長夏應于脾、秋應于肺、冬應于腎。春季是肝病的高發季節,養生重在養肝,協調肝的陰陽平衡。適當選用一些中草藥煎服也是很有效的辦法,可選擇應用一些養肝、疏肝、清熱的中草藥,有效預防疾病發生。
【養生探秘之陰陽和合】相關文章:
陰陽兩隔的同義詞05-26
質數和合數與拼組圖形的教學設計10-17
養生的建議10-08
養生經典語句07-16
大雪養生:大雪節氣宜“進補”養生08-14
秋季養生小常識:養生從睡眠狀態做起08-30
處暑養生重點08-28
春季如何養生07-26
白露的養生常識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