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物聯網知識競賽培訓題題庫(2)
判斷題:
1、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舉行的信息社會世界峰會(WSIS)上,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了《ITU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正式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 (√)
2、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啟動了傳感網的研發和標準制定,與其它國家相比,我國的技術研發水平處于世界前列,具有同發優勢和重大影響力。 (√)
3、物聯網、泛在網、傳感網等概念基本沒有交集。(×)
4、物聯網不過是給互聯網接上一個終端,沒什么新的東西。(×)
5、無線傳感網(物聯網)有傳感器,感知對象和觀察者三個要素構成(√)
6、物聯網的單個節點應該具有比通用計算機更強大的處理信息能力(×)
7、在物聯網領域,我國在很多方面都遠遠落后于其他發達國家(×)
8 物聯網的單個節點可以做的很大,這樣就可以感知更多的信息(×)
9 物聯網的數據管理系統的結構主要有集中式,半分布式,分布式以及層次式結構,目前大多數研究工作集中在半分布式結構方面(√)
10 在物聯網的拓撲控制技術中,主要包括功率控制和拓撲生成兩個方面(√)
11 傳感器網絡通常包括傳感器節點,匯聚節點和管理節點。(√)
12 我們通常說物聯網的大規模性,通常指的是兩個方面。第一是物聯網節點分布在很大的地理區域,另一個方面,傳感器節點部署很密集。(√)
13 物聯網節點不需要考慮能源的問題。(×)
14 低成本是傳感器節點的'基本要求。只有低成本,才能大量地布置在目標區域中,表現出傳感網的各種優點。√
15 物聯網目前研究的意義在于創造出更多的新應用。√
16 在物聯網節點之間做通信的時候,通信頻率越高,意味著傳輸距離越遠。×
17 在未來的時間里,物聯網必將取代互聯網。×
18 現在,物聯網技術已經變得非常成熟了,很多技術難題已經得到解決。×
19、在世界傳感網領域,日本、德國、美國和韓國是國際標準制定的主導國。×
20、“物聯網”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
21、“物聯網”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它的定義很簡單:把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傳感設備相互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
22、物聯網和傳感網是一樣的。×
23、在物聯網中,系統可以自動的、實時的對物體進行識別、追蹤和監控,但不可以觸發相應的事件。×
24、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網絡”,實現了人與物、物與物的信息交換和通訊,它的核心和基礎是互聯網。√
25、我國是目前能夠實現物聯網完整產業鏈的國家之一。√
26、2009年,IBM提出“智慧地球”這一概念,那么“互聯網+物聯網=智慧地球”這一說法正確嗎?√
27、“互聯網是連接的虛擬世界網絡,物聯網是連接物理的、真實的世界網絡”這種說法對嗎?√全球統一
28、物聯網的標準體系于今年2月24日正式建立。×
29、物聯網設計的首要目標是微型化。×
30、中國移動與無錫市建立物聯網研究院,開展了WCDMA與物聯網融合的技術研究和應用開發。√
31、物聯網包括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三個層次。√
32、有了物聯網,當司機出現操作失誤時汽車會自動報警。√
33、M2M是指機器與機器之間的通訊。√
34、TD-SCDMA下行速率2.8Mbps,達到“移動”ADSL水平,有效促進移動互聯網發展。√
35、Zigbee是 802.15.4協議的代名詞。ZigBee就是一種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離無線組網通訊技術。√
36、中國移動在重慶設立了全國M2M業務運營中心,推出了無線抄表、車輛位置監控、移動POS等業務。√
37、云計算(cloud computing,分布式計算技術的一種,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過網絡將龐大的計算處理程序自動分拆成無數個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務器所組成的龐大系統經搜尋、計算分析之后將處理結果回傳給用戶。透過這項技術,網絡服務提供者可以在數秒之內,達成處理數以千萬計甚至億計的信息,達到和“超級計算機”同樣強大效能的網絡服務。簡單的云計算技術在網絡服務中已經隨處可見,例如搜尋引擎、網絡信箱等,使用者只要輸入簡單指令即能得到大量信息。未來物聯網可透過云計算技術,發展出更多的應用服務。√
38、2009年,歐洲物聯網研究項目工作組 (CERP-IoT),在歐盟委員會資助下制訂了《物聯網戰略研究路線圖》、《RFID與物聯網兼容模型》等意見書,較全面介紹了傳感網/RFID等前端技術的現狀、未來20年的發展趨勢。√
39、物聯網在體系架構上可分三個層次:一是傳感網絡,即以傳感器、RFID以及各種機器終端為主;二是傳輸網絡,即通過現有的互聯網、廣電網絡、通信網絡等,實現數據的傳輸與計算;三是應用,即利用終端作為信息采集設備帶來的信息,或利用終端作為執行部件可執行的動作,構造服務于人類的應用和服務。√
40、物聯網的核心是“物物互聯、協同感知”。 √
41、基于物聯網技術的ALERT系統中,用數種傳感器來監測降雨量、河水水位和土壤水分,并依此預測爆發山洪的可能性。√
42、人工視網膜是一項生物醫學項目,用100個微型傳感器以代替視網膜,并通過無線通信
滿足反饋控制的需要,使失明者能夠恢復到可接受的視力水平。該項目不屬于物聯網技術范疇。×
43、利用物聯網技術可建立智能幼兒園,監測孩童的教育環境、跟蹤孩童的活動軌跡。√
44、時間同步是需要協同工作的物聯網系統的一個關鍵機制。√
45、物聯網與互聯網不同,不需要考慮網絡數據安全。×
46、射頻識別系統與條形碼技術相比,數據密度較低。×
47、射頻識別系統與IC卡相比,在數據讀取中幾乎不受方向和位置的影響。√
48、射頻識別系統一般由閱讀器和應答器兩部分構成。√
49、杭州市物聯網技術研究和應用研究總體走在全國前列,在無線傳感網、射頻設別、物聯網技術應用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核心技術,在工業控制、電力安全監控、區域入侵防范、建筑能耗監測、智能交通、環境監測等方面的產業化工作取得了較好的進展,為物聯網產業化應用打下了良好基礎。√
50、以物聯網為重點、實施電子信息產業的“新經濟培育工程”,已經被列為杭州市2010年信息化十大工程之一。
【物聯網知識競賽培訓題題庫(2)】相關文章:
憲法知識競賽培訓題庫民法08-08
安全月知識競賽培訓題庫08-02
大慶油田消防安全知識競賽培訓題題庫06-25
關于安全生產知識競賽培訓題庫09-13
安全知識競賽培訓題庫(簡答題)10-06
安全文化知識競賽培訓題庫11-25
交通安全知識培訓題題庫06-19
從業人員安全知識培訓題題庫10-05
冬季安全知識培訓題庫填空題07-02
冬季安全知識培訓題庫選擇題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