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鞋》教學設計(2)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鞋》教學設計
《鞋》這首兒童詩描述了家庭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細節。雖說這個細節人人都可見到,卻很少有人將鞋想象成一家人。
教材簡析
本文采用想象、擬人的手法把鞋緊湊地排列在一起,來表現一家人的親密關系。這首詩字面意思的理解不是難點。教學過程中除了將引導學生多種形式充分朗讀,整體把握文章內涵,讀懂“鞋”與“船”“家”與“港灣”的聯系做重點外,還應該借助此詩初步了解“比喻”這一修辭方法的本質特征;也應該借助此詩認識事物———港灣,同時了解把“鞋”比作“船”、把“家”比作“港灣”的真正意義,進而理解“人”與“家”的關系,激發學生熱愛家庭的情感。需要注意的是,對“港灣”的認識,可以作為一個拓展點,但占用時間不宜過長。
設計理念
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教師做好學生讀書的引導者。在整體初讀中,感知文意;在深入品讀中進入情境,領悟文字里蘊含的情感,感受文字的美;在反復誦讀中,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在課堂上,帶著學生在層層深入的讀中,體會讀書的快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7個生字,會寫“媽、回”等5個字,認識偏旁“女、白”。
3?引導學生感悟家的美好及親情的溫暖。
教學重、難點
識字;感悟家庭的溫暖。
教學準備
課件或投影儀、投影片。
時間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激趣導入,聯想揭題
1.謎語導入。
聰明的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帶來一條謎語請你們猜,比一比誰最機靈好嗎?媒體出示謎語:“小小兩只船,沒槳又沒帆。白天帶它到處走,黑夜停在床跟前。”
猜到了嗎?是什么?(鞋)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兒童詩———《鞋》。(板書帶拼音課題)
2.聯想揭題。
請同學們齊讀課題“鞋”,讀了課題“鞋”你聯想到什么呢?(允許學生提出不同的聯想,但不占用過多時間。)
(這一設計的目的在于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同學們由“鞋”聯想到這么多事情,真是愛動腦的孩子。我們來讀《鞋》這首詩,看看作者由鞋聯想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好,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老師提出要求:讀的人要讀正確、通順。聽的人能夠至少提出一處優點,同時指出不足之處。
3.根據同桌提出的優點與不足再試著練讀一下。
4.指讀展示。誰愿意把自己讀得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大家?指讀過程中教師相機指導讀出停頓、重音。(以這首詩為載體使學生初步感受朗讀兒童詩的方法。)
多媒體相機出示:我/回家,把鞋/脫下。
爸爸媽媽/回家,把鞋/脫下。
爺爺奶奶/回家,也都/把鞋/脫下。
大大/小小的/鞋,依偎/在一起,
就像/一家人……
(不必逐句指導停頓,教師小結的時候指出可以根據句意、感情的需要自然停頓,把重點強調的地方讀成重音。)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促使學生多次與生字見面,幫助學生在讀中識字、在語言環境中識字,但要注意避免學生會背誦小詩后不再看字,形成機械背誦的狀態,不利于讀中識字。)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生自由匯報)
2.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將理解詩的字面意思、有感情朗讀、讀中感悟內涵結合起來,并處理以下幾個問題。
(1)“大大小小的鞋就像一家人,依偎在一起,親親熱熱地說話。”
媒體出示:擬人化的鞋圖。
教師提問:
A.為什么把大大小小的鞋說成一家人呢?
(此設計目的是向學生滲透比喻這一修辭方法。)
【《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鞋》教學設計(2)09-28
傳統婚俗與鞋07-23
杞人憂天教學設計07-27
《位置》的教學設計03-25
花臉教學設計08-09
《詠柳》教學設計08-20
《匆匆》教學設計08-07
養花教學設計10-21
《草原》教學設計09-19
草原教學設計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