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普通話考試談談風俗
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是普通話考試中的說話范文,大家知道有哪些風俗嗎?一起來談談吧。希望大家喜歡,歡迎閱讀參考。
【普通話考試說話范文一】我知道的風俗
我知道的風俗。我知道的風俗很多: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這些節日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先來說說春節吧。春節是所有節日中規模最大,禮儀最隆重的'節日,過春節又叫“過年”。即使是千里之外的人,都會盡量趕回來跟家人團聚,過一個和和美美、團團圓圓的快樂年。過年時,小孩子那就更開心了,不僅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穿上漂亮的衣服,而且還可以拿到壓歲錢呢。有一首兒歌我至今還記得: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心帽。姑娘要花,小子要炮,噼噼啪啪真熱鬧。 春節的前幾天,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把屋里屋外打掃得干干凈凈,整理得整整齊齊。大年三十是最忙碌的一天,人們一大早就起來,殺雞宰鵝包餃子,打年糕。還有呢,就是掛年畫、貼春聯。除夕晚飯,非常豐盛,一家老小圍在一起吃團年飯,好不熱鬧!吃完年夜飯,一家人一起放煙火,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一片快樂祥和。 再說說清明節,這是對先人表示追憶和哀思的日子。每到清明,人們為祖先掃墓,學校就會組織學生去烈士陵園去祭掃烈士墓。端午節的由來和我國古代愛國詩人陸游有關。插艾葉、掛香囊、吃粽子,是端午節的風俗。只是現在雄黃酒已經很少見了。中秋節吃月餅、賞明月,真是一件美事。每到中秋,家人團聚,仰望一輪圓月,我不禁想起蘇東坡的詩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普通話考試說話范文二】我知道的風俗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傳統的中秋佳節。
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中秋節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也叫月夕、八月節。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圍繞著中秋節,自古以來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月餅作為吉祥、團圓的象征,寄托著人們的美好愿望。賞月是節日的另一個風俗,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對著月神許愿。除了賞月和吃月餅之外,不同地區的人們也都根據自己的地域傳統,形成了帶有濃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風俗。如南方許多地區盛行中秋賞桂和觀潮,很多少數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習俗,這些活動大大豐富了我國傳統節日文化。
中秋節的傳說也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之類的神話故事也流傳甚廣。我知道的風俗
【普通話考試說話范文三】我知道的風俗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楚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列如賽龍舟,掛香囊,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啊!
【普通話考試談談風俗】相關文章:
普通話考試說話范文談談美食09-19
普通話考試說話范文之談談某樣事物04-25
普通話水平測試說話范文談談美食09-24
普通話考試備考:普通話的聲調10-23
普通話考試普通話的聲調知識10-08
普通話考試技巧10-12
普通話考試命題10-10
普通話考試范文10-14
普通話考試技巧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