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囗另类BBWSeⅹHD,av狼论坛,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理论,体育生gv老师浪小辉3p警察

考研心理學真題及答案

時間:2024-12-18 17:35:03 歐敏 學人智庫 我要投稿

考研心理學真題及答案(完整版)3套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需要用到考試真題的情況非常的多,考試真題可以幫助主辦方了解考生某方面的知識或技能狀況。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自己的考試真題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考研心理學真題及答案(完整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考研心理學真題及答案(完整版)3套

  考研心理學真題及答案 1

  一、單選題

  1. 教育心理學的核心內容是( )。

  A.學習過程 B.教學過程 C.評價過程 D.反思過程

  A。

  2. 學與教過程從宏觀上包括 5 個要素,下列選項不屬于其中( )。

  A.學生與教師 B.教育行政部門

  C.教學媒體教學環境 D.教學內容

  B。

  3.1903 年美國心理學家( )出版《教育心理學》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 的專著。

  A.杜威 B.加涅 C.烏申斯基 D.桑代克

  D。

  4.一個人一生中生長發育最旺盛,變化最快,可塑性最強的時期是(

  )。

  A.嬰兒期 B.幼兒期 C.童年期 D.少兒期

  D。

  7.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專門的心理學實驗室的心理學家是( ) 。

  A.鐵欽納 B.華生 C.馮特 D.詹姆斯

  C。

  8. 某學生喜歡通過接觸和操作物體來學習,并對能動手參與的活動更感興趣,那么 他最可能屬于( )。

  A.視覺型 B.聽覺型 C.觸覺型 D.動覺型

  D。

  9. 有的人判斷客觀事物時容易受外來因素影響,這種認知屬于( )。

  A.場依存型 B.場獨立型 C.沖動型 D.沉思型

  A。

  13. 根據班杜拉理論影響自我效感最主要因素是個體自身行為的( )。

  A.自我預期 B.成敗經驗 C.自我歸因 D.期待

  B。

  14. 維果斯基提出“教學走在發展的前面”的含義是( )。

  A.教學可以不考慮兒童現有水平 B.提前講授下一階段才能掌握的內容

  C.根據學生的現有水平進行教學 D.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創造最近發展區

  D。

  15. 學習新知識之前給學生呈現一種引導性的背景材料是( )。

  A. 原 型 啟 發 B. 師范

  C.先行組織者 D.學習準備

  C。

  16-18題暫缺

  19.關于成就動機的研究表明與害怕失敗者相比,追求成功者更傾向于( )。

  A.比較難的任務 B.非常難的任務

  C.非常容易得任務 D.難度適中的任務

  D。

  20. 表現為一個人要求與其他人建立聯系,如結交朋友、追求愛情,參加一個團體并在其中獲得某種地位。這是馬斯洛需要層次論中的( )。

  A.求知 B.自尊需要 C.歸屬于愛 D.自我實現

  C。

  21-30題暫缺

  31. 教學過程中首要事件( )。

  A.引起學生注意 B.揭示教學目標 C.喚起先前經驗 D.提供學習指導

  A。

  32. 下列對于創造性與智力的關系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創造力

  B. 低創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C.高智商就是高創造力

  D.高創造性者必須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C。

  33. 心理輔導的基本目標是( )。

  A.開發潛能 B.尋求發展 C.個案輔導 D.學會調適

  D。

  37. 一般在教學開始前使用,用來摸清學生的現有水平及個別差異以便安排教學的評價屬于( )。

  A.配置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非正式評價

  A。

  38. 教師在講課時應用必要的走動和手勢,以增強學生感知效果其所依據的感知規律是( )。

  A.強度律 B.活動律 C.差異律 D.組合律

  B。

  39. 衡量一個教師是否成熟的主要標志是能否自覺的關注( )。

  A.生存 B.情境 C.教材 D.學生

  D。

  40題暫缺

  二、多選題

  41. 教育心理學對教育實踐作用的表述( )。

  A.描述 B.解釋 C.預測 D.控制

  ABCD。

  42. 學生發展基本特征( )。

  A.連續性與階段性 B.定向性與順序性 C.平衡性 D.差異性

  ABCD。

  43. 布魯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標分類系統中將教育目標分為( )。

  A.認知目標 B.情感目標 C.動作技能目標 D.意志目標

  ABC。

  44. 小學生的心理障礙有( )。

  A.多動癥 B.強迫行為 C.過度焦慮反應 D.學習困難綜合癥

  ACD。

  45.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有( )。

  A.掌握學習 B.情感教學 C.程序教學 D.合作學習

  BD。

  三、判斷題

  46. 教育心理學擁有自身獨特的研究課題,那就是如何學如何教以及學與教之間的相互作用。( )

  √。

  47. 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

  √。

  48. 衡量一個班集體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是群體凝聚力。( )

  √。

  49. 學校利用評“三好學生”等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這主要是發揮附屬內驅力的作用。( )

  ×。

  50. 在關鍵期個體對某種刺激特別敏感,過了這一時期,同樣的刺激對之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 )

  √。

  51. 大量的研究表明,人們的智力水平呈常態分布。( )

  √。

  52. 定勢對遷移的影響表現為兩種:促進和阻礙。( )

  √。

  53. 由于疲勞、成熟、機體損傷以及其他生理變化所導致的'行為變化,也屬于學習。( )

  ×。

  54. 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經歷了從社會自我到生理自我。( )

  ×。

  55. 問題解決過程的首要環節是檢驗假設。( )

  ×。

  四、簡答題

  56. 簡述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

  參考解析:

  (1) 了解和滿足學生的需要,促使學習動機的產生;

  (2) 重視立志教育,對學生進行成就動機訓練;

  (3) 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自我概念,獲得自我效能感;

  (4) 培養學生努力導致成功的歸因觀。

  57. 簡述促進知識遷移的有效教學策略

  參考解析:

  (1) 精選教材;

  (2) 合理編排教學內容;

  (3) 合理安排教學程序;

  (4) 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性。

  58. 簡述培養學生的良好態度與品德的有效方法

  參考解析:

  (1) 有效的說服;

  (2) 樹立良好榜樣;

  (3) 利用群體約定;

  (4) 價值辨析;

  (5) 給予適當的獎勵和懲罰;

  (6) 角色扮演;

  (7) 小組道德討論。

  五、論述題

  59. 試述在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解析:

  (1) 提高學生知識儲備的數量和質量;

  (2) 教授與訓練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3) 提供多種練習機會;

  (4) 培訓思考問題的習慣。

  考研心理學真題及答案 2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60 分)

  1. 強調心理學應研究可觀察、可測量行為的心理學流派是( )

  A. 精神分析學派

  B. 行為主義學派

  C. 人本主義學派

  D. 格式塔學派

  2. 大腦兩半球之間傳遞信息的神經結構是( )

  A. 杏仁核

  B. 胼胝體

  C. 海馬體

  D. 下丘腦

  3. 下列哪種感覺不屬于皮膚感覺( )

  A. 觸覺

  B. 痛覺

  C. 溫覺

  D. 平衡覺

  4. “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體現的是感覺的( )現象。

  A. 適應

  B. 對比

  C. 聯覺

  D. 后像

  5. 短時記憶的容量一般為( )組塊。

  A. 5 ± 2

  B. 7 ± 2

  C. 9 ± 2

  D. 11 ± 2

  6. 個體對字詞、概念、規律和公式等各種概括化知識的記憶,屬于( )

  A. 情景記憶

  B. 語義記憶

  C. 程序性記憶

  D. 內隱記憶

  7. 問題解決過程中,從目標狀態出發,按照子目標組成的邏輯順序逐級向初始狀態遞歸的策略是( )

  A. 算法策略

  B. 啟發式策略

  C. 逆向搜索策略

  D. 爬山法

  8. 根據卡特爾的智力理論,晶體智力主要依賴于( )

  A. 先天稟賦

  B. 社會文化經驗

  C. 教育程度

  D. 生理成熟

  9. 以下哪種動機理論強調個體對行為結果的認知評價在動機產生中的作用( )

  A. 本能理論

  B. 驅力理論

  C. 期望 - 價值理論

  D. 自我效能理論

  10. 情緒和情感所反映的是( )

  A. 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

  B. 客觀事物的外部現象

  C. 客觀事物之間的關系

  D. 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

  11. 奧爾波特把人格特質分為共同特質和( )

  A. 表面特質

  B. 根源特質

  C. 個人特質

  D. 氣質特質

  12. 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中,遵循快樂原則的是( )

  A. 本我

  B. 自我

  C. 超我

  D. 無我

  13. 艾森克的人格維度理論中,不穩定外向型對應的氣質類型是( )

  A. 膽汁質

  B. 多血質

  C. 黏液質

  D. 抑郁質

  14. 皮亞杰認為,兒童道德發展的前道德階段處于( )

  A. 0 - 2 歲

  B. 2 - 5 歲

  C. 5 - 8 歲

  D. 8 - 11 歲

  15. 按照維果茨基的觀點,學生的現有水平和即將達到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差異是( )

  A. 最近發展區

  B. 學習準備

  C. 先行組織者

  D. 教學支架

  16. 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被稱為( )

  A. 程序教學

  B. 發現教學

  C. 情境教學

  D. 合作教學

  17. 奧蘇泊爾認為,學生學習的實質是( )

  A. 有意義接受學習

  B. 有意義發現學習

  C. 機械接受學習;

  D. 機械發現學習

  18.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的( )

  A. 客觀性

  B. 主觀性

  C. 被動性

  D. 機械性

  19. 下列不屬于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中智能種類的是( )

  A. 人際智能

  B. 自然觀察智能

  C. 創造智能

  D. 音樂智能

  20. 心理測驗中,用來衡量測驗結果一致性、穩定性及可靠性的指標是( )

  A. 效度

  B. 信度

  C. 區分度

  D. 難度

  21. 以 50 為平均數,10 為標準差表示的標準分數叫( )

  A. Z 分數

  B. T 分數

  C. 標準九分數

  D. 離差智商

  22. 下列心理評估方法中,最具客觀性的是( )

  A. 觀察法

  B. 會談法

  C. 心理測驗法

  D. 作品分析法

  23. 心理咨詢中,咨詢師幫助來訪者深入探索自己內心世界,挖掘潛意識沖突的方法是( )

  A. 精神分析療法

  B. 行為療法

  C. 人本主義療法

  D. 認知療法

  24. 系統脫敏法主要用于治療( )

  A. 焦慮癥

  B. 抑郁癥

  C. 強迫癥

  D. 精神分裂癥

  25. 團體心理咨詢中,成員之間通過互動、分享、支持等方式共同成長,體現了團體咨詢的( )功能。

  A. 教育

  B. 發展

  C. 預防

  D. 治療

  26. 下列哪種研究方法能揭示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 )

  A. 觀察法

  B. 調查法

  C. 實驗法

  D. 個案法

  27. 實驗研究中,研究者通過操縱自變量,控制無關變量,觀測因變量,這種設計被稱為( )

  A. 被試內設計

  B. 被試間設計

  C. 混合設計

  D. 單因素設計

  28. 在抽樣過程中,使總體中每個個體都有同等機會被抽取的抽樣方法是( )

  A. 簡單隨機抽樣

  B. 系統抽樣

  C. 分層抽樣

  D. 整群抽樣

  29. 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時,如果數據呈正態分布,一般采用( )統計方法。

  A. 非參數檢驗

  B. 參數檢驗

  C. 相關分析

  D. 回歸分析

  30. 心理學研究論文中,對研究結果進行討論和解釋的部分是( )

  A. 摘要

  B. 引言

  C. 方法

  D. 討論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 3 分,共 30 分)

  1. 下列屬于神經元組成部分的是( )

  A. 樹突

  B. 軸突

  C. 細胞體

  D. 突觸

  2. 注意的品質包括( )

  A. 注意的廣度

  B. 注意的穩定性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轉移

  3. 長時記憶的信息編碼方式有( )

  A. 語義編碼

  B. 表象編碼

  C. 聽覺編碼

  D. 視覺編碼

  4. 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有( )

  A. 問題表征

  B. 思維定勢

  C. 功能固著

  D. 知識經驗

  5. 以下屬于人格測驗的是( )

  A. MMPI

  B. 16PF

  C. EPQ

  D. SCL - 90

  6. 皮亞杰提出的兒童認知發展階段包括( )

  A. 感知運動階段

  B. 前運算階段

  C. 具體運算階段

  D. 形式運算階段

  7. 下列屬于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代表人物的有( )

  A. 華生

  B. 斯金納

  C. 班杜拉。

  D. 苛勒

  8. 心理測驗編制的基本步驟包括( )

  A. 確定測驗目的

  B. 制定編題計劃

  C. 編輯測驗項目

  D. 進行項目分析

  9. 心理咨詢的基本原則有( )

  A. 保密原則

  B. 理解支持原則

  C. 助人自助原則

  D. 時間限定原則

  10. 心理學研究的倫理原則包括( )

  A. 保護被試權益

  B. 知情同意

  C. 事后解釋

  D. 最小風險原則

  三、簡答題(每題 10 分,共 40 分)

  1. 簡述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2. 簡述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及其給我們的啟示。

  3. 什么是學習遷移?影響學習遷移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 B。行為主義強調研究可觀察、可測量的外顯行為,反對研究意識等不可直接觀測的內容。

  2. B。胼胝體是連接大腦兩半球的神經纖維束,負責信息傳遞。

  3. D。平衡覺是內耳中的感受器感受頭部位置變動等刺激產生的,不屬于皮膚感覺,皮膚感覺包括觸覺、痛覺、溫覺、壓覺等。

  4. A。感覺適應是感受器在刺激持續作用下所發生的感受性變化現象,“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是嗅覺適應。

  5. B。短時記憶容量有限,一般為 7 ± 2 個組塊。

  6. B。語義記憶是對字詞、概念、規律、公式等各種概括化知識的記憶,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7. C。逆向搜索策略是從目標狀態往初始狀態推導,與正向算法策略等相對。

  8. B。晶體智力主要依賴于后天學習、社會文化經驗積累,隨年齡增長而升高。

  9. C。期望 - 價值理論認為個體從事某項活動的動機強度取決于對活動結果的.價值判斷和達成結果的期望程度。

  10. D。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反映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

  11. C。奧爾波特把人格特質分為共同特質和個人特質,個人特質又包括首要特質、中心特質、次要特質。

  12. A。弗洛伊德人格結構中本我遵循快樂原則,追求即時滿足;自我遵循現實原則;超我遵循道德原則。

  13. A。艾森克人格維度理論中,不穩定外向型對應膽汁質,不穩定內向型對應抑郁質,穩定外向型對應多血質,穩定內向型對應黏液質。

  14. B。皮亞杰認為兒童道德發展前道德階段在 2 - 5 歲,此階段兒童無道德規則意識。

  15. A。最近發展區指學生現有水平和即將達到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差異,是教學的重要著眼點。

  16. A。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應用于教學形成程序教學,強調小步子、及時反饋等原則。

  17. A。奧蘇泊爾認為學生學習實質是有意義接受學習,新知識與已有認知結構建立非人為、實質性聯系。

  18. B。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是個體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具有主觀性,知識不是簡單傳遞,而是在特定情境中生成。

  19. C。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包括語言智能、邏輯 - 數學智能、空間智能、身體 - 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智能等,不包括創造智能。

  20. B。信度衡量測驗結果一致性、穩定性及可靠性;效度是指測驗能測量到所要測量特質的程度。

  21. B。T 分數是以 50 為平均數,10 為標準差的標準分數;Z 分數是以 0 為平均數,1 為標準差。

  22. C。心理測驗法有標準化程序、常模參照等,相對觀察法、會談法、作品分析法更具客觀性。

  23. A。精神分析療法旨在挖掘來訪者潛意識沖突,通過自由聯想、夢的解析等方法讓潛意識內容浮現。

  24. A。系統脫敏法基于交互抑制原理,主要用于治療焦慮癥,讓患者逐步面對恐懼刺激,放松應對。

  25. B。團體咨詢的發展功能強調成員互動、共同成長,挖掘潛能,促進心理發展。

  26. C。實驗法通過操縱自變量、控制無關變量,觀測因變量變化,能揭示因果關系;觀察法、調查法、個案法難以直接確定因果。

  27. D。單因素設計是只操縱一個自變量的實驗設計,題干描述符合其特征;被試內設計是同一被試接受所有實驗處理;被試間設計是不同被試接受不同處理;混合設計是二者結合。

  28. A。簡單隨機抽樣保證總體中每個個體同等被抽取機會;系統抽樣按固定間隔抽取;分層抽樣按不同層次抽樣;整群抽樣以群體為單位抽取。

  29. B。正態分布數據適用參數檢驗,非參數檢驗用于數據不滿足參數檢驗假設條件時;相關分析用于研究變量間關聯程度;回歸分析用于探究變量間因果預測關系。

  30. D。討論部分是對研究結果進行深入探討、解釋,與前人研究對比,闡述意義、局限及未來展望等;摘要概述研究核心;引言闡述研究背景、目的;方法說明研究如何開展。

  二、多項選擇題

  1. ABC。神經元由樹突、軸突、細胞體構成,突觸是神經元之間傳遞信息的結構。

  2. ABCD。注意廣度指同一時間能把握對象數量;穩定性指注意持續時間;分配指同一時間將注意指向不同對象;轉移指根據任務主動轉移注意。

  3. AB。長時記憶主要編碼方式是語義編碼和表象編碼,短時記憶常用聽覺編碼,視覺編碼在瞬時記憶較突出。

  4. ABCD。問題表征影響對問題理解;思維定勢可能阻礙新思路;功能固著限制對物體功能靈活認知;知識經驗豐富程度及結構影響問題解決效率。

  5. ABC。MMPI(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16PF(卡特爾 16 種人格因素問卷)、EPQ(艾森克人格問卷)都是常用人格測驗;SCL - 90 是癥狀自評量表,用于心理健康癥狀篩查,不屬于人格測驗。

  6. ABCD。皮亞杰兒童認知發展四階段為感知運動階段(0 - 2 歲)、前運算階段(2 - 7 歲)、具體運算階段(7 - 11 歲)、形式運算階段(11 歲及以上),通常簡化為 0 - 2、2 - 5、5 - 8、8 - 11 歲表述。

  7. ABC。華生是行為主義創始人,斯金納提出操作性條件反射,班杜拉強調觀察學習,苛勒是格式塔學派代表人物,不屬于行為主義。

  8. ABCD。編制心理測驗先確定目的,依據目的制定編題計劃,編輯項目后進行項目分析,篩選合適項目,還要進行標準化、建立常模等后續步驟。

  9. ABCD。保密原則保護來訪者隱私;理解支持營造信任氛圍;助人自助促使來訪者自我成長;時間限定保證咨詢有序高效。

  10. ABCD。保護被試權益防止身心傷害;知情同意確保被試知曉研究內容自愿參與;事后解釋消除被試疑慮;最小風險原則要求研究盡量降低對被試不利影響。

  三、簡答題

  1.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

  人有五種基本需要,從低到高依次為生理需要(如對食物、水、空氣、睡眠等維持生存基本條件的需求)、安全需要(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資源財產安全等)、歸屬與愛的需要(渴望親情、友情、愛情,融入團體獲得歸屬感)、尊重需要(自尊如對自己能力、成就認可,及受到他人尊重)、自我實現需要(追求實現個人潛能、理想,成為自己期望的人)。

  五種需要像階梯一樣,低層次需要得到滿足后,才會追求更高層次需要,但這種順序并非絕對固定,有時高層次需要受挫,會使人更關注低層次需要滿足。

  該理論強調人的內在動力系統,對理解人類動機、行為及心理健康等多方面有重要指導意義,例如在管理、教育等領域可依據此設計激勵措施、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發展需求。

  2.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

  遺忘進程是不均衡的,在識記后的最初階段遺忘速度很快,之后逐漸緩慢,呈現先快后慢規律。剛學完新知識短時間內遺忘量極大,隨時間推移遺忘量減少。

  啟示我們學習后要及時復習,趁遺忘尚未大規模開始強化記憶,如學習新知識當天或次日就復習,能有效鞏固;復習間隔應先密后疏,按遺忘規律多次復習,逐步拉長復習間隔,而非集中一次長時間復習,這樣能更高效保持記憶,提升學習效果,合理安排復習計劃對知識長期儲存至關重要。

  3. 學習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包括先前學習對后續學習影響(順向遷移)及后續學習對先前學習影響(逆向遷移),可表現為知識、技能、態度等方面遷移。

  影響學習遷移的因素:

  學習材料相似性,材料在內容、結構、情境等方面相似程度高,越易遷移,如數學公式結構相似題目間易遷移解題思路。

  原有認知結構,學習者已有知識經驗豐富度、概括程度及穩定性影響遷移,知識結構清晰、概括性強利于新知識同化與遷移。

  學習的心向與定勢,定勢指先于活動而指向活動的心理準備狀態,適度定勢利于迅速解決同類問題,過度定勢可能阻礙新思路,心向積極主動探索新知識利于遷移。

  考研心理學真題及答案 3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60 分)

  1. 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志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其時間是( )

  A. 1879 年

  B. 1897 年

  C. 1903 年

  D. 1913 年

  2. 下列哪種腦電波與深度睡眠階段緊密相關( )

  A. α波

  B. β波

  C. θ波

  D. δ波

  3. “視覺懸崖”實驗主要用于研究嬰兒的( )

  A. 深度知覺

  B. 顏色知覺

  C. 形狀知覺

  D. 大小知覺

  4. 記憶過程包括識記、保持、( )

  A. 再認和回憶

  B. 遺忘

  C. 編碼

  D. 提取

  5. 根據吉爾福特的智力三維結構模型,智力的三個維度不包括( )

  A. 內容

  B. 操作

  C. 產物

  D. 過程

  6. 個體對自己能否成功地從事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稱為( )

  A. 自我效能感

  B. 成就動機

  C. 自我價值感

  D. 學習期待

  7. 情緒的認知理論中,強調對生理喚醒進行認知標簽從而產生特定情緒體驗的理論是( )

  A. 詹姆斯 - 蘭格理論

  B. 坎農 - 巴德理論

  C. 沙赫特 - 辛格理論

  D. 拉扎勒斯的認知 - 評價理論

  8. 人格特質理論中,卡特爾通過因素分析提出了( )種根源特質。

  A. 16

  B. 12

  C. 8

  D. 4

  9. 皮亞杰用( )實驗來研究兒童的自我中心思維。

  A. 三山實驗

  B. 雙生子爬梯實驗

  C. 延遲滿足實驗

  D. 陌生情境實驗

  10. 維果茨基的文化 - 歷史發展理論強調( )在兒童心理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A. 遺傳素質

  B. 社會文化

  C. 物理環境

  D. 成熟機制

  11. 按照學習結果分類,學生學會區分“魑”“魅”“魍”“魎”等形近字屬于( )

  A. 言語信息學習

  B. 智慧技能學習

  C. 認知策略學習;

  D. 動作技能學習

  12. 桑代克提出的學習三大定律不包括( )

  A. 準備律

  B. 練習律

  C. 效果律

  D. 強化律

  13. 班杜拉認為,觀察學習的過程不包括( )

  A. 注意過程

  B. 保持過程

  C. 動作再現過程

  D. 反饋過程

  14. 奧蘇泊爾認為,影響接受學習的關鍵因素是認知結構中適當的起固定作用的觀念的`可利用性,為此他提出了( )策略。

  A. 先行組織者

  B. 最近發展區

  C. 發現學習;

  D. 有意義學習

  15.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不包括( )

  A. 情境

  B. 協作

  C. 會話

  D. 評價

  16. 心理測驗按測驗的功能分類,不包括( )

  A. 智力測驗

  B. 人格測驗

  C. 成就測驗

  D. 個別測驗

  17. 標準分數常以( )為平均數,以( )為標準差。

  A. 0,1

  B. 50,10

  C. 100,15

  D. 500,100

  18. 下列屬于投射測驗的是( )

  A. 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MMPI)

  B. 羅夏克墨跡測驗

  C. 艾森克人格問卷(EPQ)

  D. 卡特爾 16 種人格因素問卷(16PF)

  19. 心理咨詢中,來訪者把對過去生活中重要人物的情感、態度和屬性轉移到咨詢師身上,這一現象被稱為( )

  A. 共情

  B. 反移情

  C. 移情

  D. 阻抗

  20. 行為療法中,通過讓患者想象引起焦慮的情境,同時進行放松訓練來消除焦慮的方法是( )

  A. 系統脫敏法

  B. 沖擊療法

  C. 厭惡療法

  D. 生物反饋療法

  21. 以下哪種研究方法可以深入了解個體的心理發展歷程及獨特心理特點( )

  A. 縱向研究法

  B. 橫斷研究法

  C. 個案研究法

  D. 聚合交叉研究法

  22. 在實驗研究中,研究者為了消除實驗者效應和被試效應,常采用的方法是( )

  A. 雙盲控制

  B. 隨機化

  C. 匹配

  D. 增加被試數量

  23. 從大量數據中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數據作為研究樣本的過程稱為( )

  A. 數據收集

  B. 抽樣

  C. 數據分析

  D. 數據整理

  24. 統計分析中,用于描述一組數據離散程度的統計量是( )

  A. 平均數

  B. 中位數

  C. 眾數

  D. 標準差

  25. 心理學研究論文的引言部分主要闡述的內容不包括( )

  A. 研究問題的提出

  B. 研究目的

  C. 研究方法

  D. 前人研究綜述

  26. 感覺適應是指感受器在刺激持續作用下所發生的感受性( )現象。

  A. 提高

  B. 降低

  C. 變化

  D. 不變

  27. 思維的基本過程不包括( )

  A. 分析與綜合

  B. 比較與分類

  C. 抽象與概括

  D. 想象與創造

  28. 根據耶克斯 - 多德森定律,學習復雜的、難度較大的新知識時,學習動機水平應處于( )

  A. 較高水平

  B. 較低水平

  C. 中等水平

  D. 任意水平

  29. 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認為,青少年期面臨的主要發展任務是( )

  A. 信任感對不信任感

  B. 自主感對羞怯感

  C. 勤奮感對自卑感

  D. 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

  30. 下列不屬于多元智力理論所提出的智力類型的是( )

  A. 邏輯 - 數學智力

  B. 人際智力

  C. 模仿智力

  D. 自然智力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 3 分,共 30 分)

  1. 下列屬于認知過程的有( )

  A. 感覺

  B. 知覺

  C. 記憶

  D. 思維

  2. 注意的功能有( )

  A. 選擇功能

  B. 保持功能

  C. 調節功能

  D. 監督功能

  3. 影響遺忘進程的因素有( )

  A. 學習材料的性質

  B. 識記材料的數量和學習程度

  C. 記憶任務的長久性

  D. 時間因素

  4. 智力測驗常用的量表有( )

  A. 斯坦福 - 比納量表

  B. 韋克斯勒智力量表

  C. 瑞文推理測驗

  D. 卡特爾 16 種人格因素問卷

  5. 人格的特征包括( )

  A. 獨特性

  B. 穩定性

  C. 整體性

  D. 功能性

  6. 皮亞杰認為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有( )

  A. 成熟

  B. 練習和經驗

  C. 社會性經驗

  D. 平衡化

  7. 下列屬于有意義學習的條件的有( )

  A. 學習材料的邏輯意義

  B. 有意義學習的心向

  C. 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必須具有適當的知識,以便與新知識進行聯系

  D. 學習者必須積極主動地使這種具有潛在意義的新知識與他認知結構中有關的舊知識發生相互作用

  8. 心理測驗的技術指標有( )

  A. 信度

  B. 效度

  C. 難度

  D. 區分度

  9. 心理咨詢的主要流派有( )

  A. 精神分析流派

  B. 行為主義流派

  C. 人本主義流派

  D. 認知流派

  10. 心理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

  A. 觀察法

  B. 實驗法

  C. 調查法

  D. 個案法

  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 A。1879 年馮特建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這是科學心理學誕生標志。

  2. D。δ波頻率較低,波幅較大,常見于深度睡眠階段。α波在安靜閉目時出現;β波在大腦緊張活動時;θ波在困倦、冥想時較多。

  3. A。“視覺懸崖”實驗是吉布森和沃克設計,用于探究嬰兒深度知覺發展,嬰兒不愿爬向看似有深度的一側,表明其能感知深度差異。

  4. A。記憶過程包括識記(信息獲取)、保持(信息存儲)、再認和回憶(信息提取)。遺忘是記憶相反現象;編碼是信息進入記憶系統環節;提取強調再現信息動作。

  5. D。吉爾福特智力三維結構模型包括內容(如視覺、聽覺等信息類型)、操作(如認知、記憶等心智操作)、產物(如單元、類別等思維結果)三個維度。

  6. A。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提出,指個體對自己能否成功從事某成就行為主觀判斷,影響個體行動選擇與堅持性。

  7. C。沙赫特 - 辛格理論認為情緒產生需對生理喚醒進行認知解釋與標簽,個體對情境認知評估決定情緒體驗;詹姆斯 - 蘭格強調生理反應先于情緒;坎農 - 巴德認為生理與情緒同時激發;拉扎勒斯強調認知評價貫穿情緒全程。

  8. A。卡特爾經因素分析找出 16 種根源特質,編制 16PF 問卷測量人格。

  9. A。三山實驗中,皮亞杰讓兒童從不同角度觀察三座山模型,看其能否理解他人視角,研究兒童自我中心思維,發現前運算階段兒童常以自我為中心。

  10. B。維果茨基文化 - 歷史發展理論突出社會文化在兒童心理發展關鍵作用,如語言、文化工具等塑造兒童認知。

  11. B。區分形近字是辨別事物異同,屬于智慧技能學習里的辨別學習,旨在提升認知操作能力;言語信息學習側重事實性知識記憶;認知策略學習關于學習方法掌握;動作技能學習涉及身體動作熟練。

  12. D。桑代克三大學習定律是準備律(學習前心理生理準備)、練習律(重復練習鞏固)、效果律(行為后結果影響后續行為),強化律是斯金納操作性條件作用重要概念。

  13. D。班杜拉觀察學習過程有注意(選擇觀察對象)、保持(記住示范行為)、動作再現(實際模仿)、動機(驅動模仿行為)四個環節,無反饋過程。

  14. A。先行組織者是奧蘇泊爾提出,在學習新材料前呈現引導性材料,關聯新知識與舊有認知結構,促進新知識理解吸收。

  15. D。建構主義學習環境四大要素是情境(知識運用場景)、協作(合作學習)、會話(交流互動)、意義建構(構建知識理解),評價不是核心要素。

  16. D。個別測驗是按施測對象分類,智力、人格、成就測驗是按測驗功能分,分別測智力水平、人格特點、學業成就等。

  17. A。標準分數 Z 分數以 0 為平均數,1 為標準差,方便不同測驗數據比較;T 分數等其他標準分有不同均值標準差設定。

  18. B。羅夏克墨跡測驗是投射測驗,讓受測者對無明確意義墨跡圖自由聯想,投射內心想法;MMPI、EPQ、16PF 是自陳式人格問卷,受測者依自身情況選答。

  19. C。移情是來訪者將過去情感關系投射到咨詢師,如把對父母的依賴等情感轉移;共情是咨詢師設身處地理解來訪者;反移情指咨詢師對來訪者不恰當情感反應;阻抗是來訪者抵觸咨詢進展表現。

  20. A。系統脫敏法先讓患者放松,再逐級想象引發焦慮情境,從弱到強,同時保持放松,用交互抑制原理消除焦慮;沖擊療法直接暴露患者于高強度焦慮情境;厭惡療法將不良行為與厭惡刺激聯結;生物反饋療法借助儀器反饋生理信息助個體自主調節。

  21. C。個案研究法聚焦個體,深入挖掘生活史、成長細節、獨特心理成因,縱向研究側重群體隨時間變化;橫斷研究同期測不同年齡組;聚合交叉兼具二者特點。

  22. A。雙盲控制下,主試與被試都不知實驗目的、分組等關鍵信息,避免主試期望(實驗者效應)與被試迎合或抵觸心理(被試效應)干擾實驗結果;隨機化用于分組等平衡無關變量;匹配是使被試某些特質對等;增加被試量降低隨機誤差。

  23. B。抽樣即從總體抽取樣本,合理抽樣保證樣本代表性,后續數據收集、分析、整理基于樣本開展。

  24. D。標準差衡量數據離散或變異程度,反映數據分布范圍寬窄;平均數是集中趨勢指標,反映數據中心位置;中位數是中間位置數值;眾數是出現頻次最高數值。

  25. C。引言闡述研究問題來源、前人研究不足引出本研究目的,不涉及具體研究方法,方法在論文另一部分詳述。

  26. C。感覺適應中感受性可提高,如暗適應視覺感受性提升;也可降低,如明適應視覺感受性下降,總之是隨刺激持續發生變化。

  27. D。思維基本過程是分析綜合(拆解組合信息)、比較分類(找異同分類別)、抽象概括(提煉本質),想象創造不屬于基本過程,是思維衍生高級活動。

  28. B。耶克斯 - 多德森定律表明,學習復雜難內容時,動機水平宜低,避免焦慮干擾認知加工;簡單任務可高動機,中等難度任務適中動機。

  29. D。埃里克森認為青少年期(12 - 18 歲)主要任務是建立自我同一性,整合自我形象、職業理想等,否則陷入角色混亂,影響人格發展。

  30. C。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有邏輯 - 數學、人際、自然、語言、音樂、空間、身體 - 運動、內省等智力類型,無模仿智力。

  二、多項選擇題

  1. ABCD。認知過程涵蓋感覺(信息輸入起始)、知覺(整體屬性把握)、記憶(信息存儲提取)、思維(分析推理等),還包括想象、言語等,是個體認識世界心理活動總和。

  2. ABCD。注意選擇重要信息、排除無關干擾(選擇功能);維持心理活動指向對象,保持警覺(保持功能);依任務需求調整注意分配與轉移(調節功能);監督行為與目標一致性,糾正偏差(監督功能)。

  3. ABCD。學習材料形象直觀遺忘慢,抽象難則快;識記材料多、學習程度低易忘;長久記憶任務需鞏固策略;時間久遺忘多,系列位置效應也體現時間影響,開頭結尾易記,中間易忘。

  4. ABC。斯坦福 - 比納量表歷史悠久,測兒童智力年齡等;韋克斯勒智力量表分成人、兒童等版本,多維度評估;瑞文推理測驗側重非言語推理,測流體智力;卡特爾 16PF 是人格測驗,非智力測驗。

  5. ABCD。獨特性指每人人格如指紋各異;穩定性使人格短期難突變;整體性強調人格各成分有機統一,一處變動牽全身;功能性體現人格影響行為選擇、人際應對等生活各方面。

  6. ABCD。成熟提供生理基礎,如大腦發育成熟才可行復雜思維;練習和經驗積累知識技能;社會性經驗從人際互動獲規則、文化觀念;平衡化是內在調節機制,協調前三者矛盾,推動心理發展。

  7. ABCD。學習材料需有邏輯關聯,雜亂無章難有意義學習;學習者得有主動求知欲(心向);大腦認知結構需有相關舊知“掛鉤”,才能同化新知;且學習者要主動關聯新舊知識,深加工融合。

  8. ABCD。信度確保測驗結果可靠穩定;效度保證測到欲測特質;難度適宜激發不同水平被試表現;區分度使測驗區分不同能力被試,四者協同保障心理測驗質量。

  9. ABCD。精神分析聚焦潛意識沖突挖掘;行為主義用行為塑造、消退矯正問題;人本主義營造接納氛圍促進自我成長;認知流派調整不合理認知,各流派從不同角度助人心理健康。

  10. ABCD。觀察法自然情境記錄行為;實驗法操縱變量探因果;調查法問卷訪談收集意見態度;個案法剖析個體,各方法互補,適應不同研究問題與對象。

【考研心理學真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考研心理學真題及答案08-10

考研心理學專業真題附加答案(2)07-25

考研心理學專業真題附加答案(4)07-18

考研心理學專業真題附加答案(5)10-10

考研心理學專業真題附加答案(3)07-08

考研心理學真題及答案(完整版)(6)07-28

考研心理學真題及答案(完整版)(2)08-19

考研心理學真題及答案(完整版)(4)07-19

考研心理學真題及答案(完整版)(7)10-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寨县| 葵青区| 鹿邑县| 阿鲁科尔沁旗| 花莲市| 法库县| 谢通门县| 石狮市| 嘉鱼县| 成都市| 香格里拉县| 衡山县| 台东市| 清原| 始兴县| 马关县| 南康市| 芦溪县| 清水河县| 咸宁市| 丹阳市| 那曲县| 喀喇沁旗| 峨眉山市| 孝昌县| 车致| 新民市| 彭泽县| 盐津县| 吉木萨尔县| 崇信县| 临清市| 海丰县| 独山县| 团风县| 当雄县| 通渭县| 文水县| 高台县| 阳东县| 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