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讀海》教學設計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閱讀能力,也對祖國的大好河山的向往有了更美好的追求,這篇課文很符合兒童的特點,很富有情趣,學生喜歡讀,而且思路比較清晰。由于地處北方,孩子們基本上沒有見過真正的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讀海》教學設計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讀海》教學設計
一、教學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要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投入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養成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素養。為貫徹這一理念,讓語文教學與現代互聯網資源整合,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 就本課而言,對于生活在北方的孩子來說,海離他們的生活很遙遠,他們從來沒有看見過海,更談不上了解它。所以,詩歌的內容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對詩歌所表現出來的美好情境感悟就不會深。而本課中感受課文的語言美,藝術化的語言理解又是教學重難點,為解決這一問題,本課教學中與互聯網資源整合,設計這一方案。
二、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抒情意味很濃的小詩。課文的內容豐富多彩,作者抓住海的特點, 從海的藍、 寬、清入手展現自己對大海的神秘向往和熱愛,全詩充滿了想象和生活的樂趣。課文把海作為一條線索,將海的特點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了一個神秘、寬闊、美麗的大海。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感知大海給人帶來的樂趣。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編選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這也是學習本篇課文的重點。課文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抒發了作者對大海的喜愛之情。藝術化的語言,會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是教學上的一個難點。
三、學習者分析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閱讀能力,也對祖國的大好河山的向往有了更美好的追求,這篇課文很符合兒童的特點,很富有情趣,學生喜歡讀,而且思路比較清晰。由于地處北方,孩子們基本上沒有見過真正的海。
四、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比讀的方式感受大海的美麗。
2.感受大海的藍、寬、清,以及小作者對大海的喜愛。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誦課文,并感受到大海的美麗。
2.通過對比讀的方式感受大海的美麗。
(三)知識與技能
1.通過教學,使學生會認3個生字和會寫4個生字。
2.理解一些詞語的含義,并且了解一些如焦這樣的字。
五、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詩歌內容,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2.了解各小節內容的基本特點,模仿著練習寫一首小詩,激發學習詩歌的興趣。
六、教學資源
1.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音樂《秋日私語》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生觀看大屏幕。
師:有一個和我們年齡差不多的女孩有一天也來到海邊看到了美麗的大海,她不僅沉醉其中,而且寫下了一首非常優美的詩,這首詩的名字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讀海》,(板書課題)而這個小女孩的名字叫做周燊。
師:我們應該怎么理解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教師范讀: 學生一邊聽老師讀一邊感受詩歌中所描繪的景象
2.檢測識字情況
(三)理解課文,隨文識字
1.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相互評價。
2.自由讀課文,學生匯報讀懂了什么。
教師隨學生回答板書:藍 寬 清 其余板畫。 A 學習第一小節 指生讀第一小節 師出示句子 大海很藍,藍得讓我感到神秘。 大海很藍很藍,藍得讓我感到神秘。 比較大海很藍和大海很藍很藍,哪個詞語用得好,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 很 很 學習“秘”字。
師:這一小節哪句話是作者親眼所見,哪句話是作者的想象,這樣的寫法美嗎?(介紹把海鷗當做人是一種擬人的手法。) 誰能用如果就去寫一句話?
師:藍色的海浪每天一頁一頁地寫著,海鷗一頁一頁地讀著,愛學習的小海浪不知疲倦地讀著,可是故事太多了,它讀也讀不完,于是它對大海媽媽說它會什么了呢? 引導學生到最后詩的最后小節:大海是一本書,海鷗永遠讀不完 帶著你們的感受讀第一小節。 指生讀、同桌讀。 B 自學第二、三小節 學生自學第二小節和第三小節。看自己讀懂了哪些內容。
1.自讀后,同桌交流都讀懂了哪些內容。
2.指生匯報。
3.隨學生學生匯報按第一節方法指導。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讀海》教學設計]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讀海》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初一上冊語文《理想》教學設計08-01
小學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5-18
小學語文《白鵝》教學設計07-19
小學語文《草原》教學設計07-20
小學語文白鵝教學設計07-31
小學語文草原教學設計10-07
小學語文長城教學設計06-28
小學語文《家》教學設計10-30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09-16
語文竊讀記教學設計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