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殯葬改革經驗材料
政府主導 政策引導
努力推動殯葬事業和諧發展
——在全省殯葬工作會議上的發言材料
長沙市望城區人民政府
2014年10月24日
望城是雷鋒同志的故鄉,總面積969平方公里,轄21個鄉鎮(街道),總人口54萬,全境已納入長株潭“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是省會長沙最大、最新、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區。2008年11月以來,我們按照“惠民、綠色、文明、和諧”的殯葬理念,強力推進殯葬管理改革,率先全省推行全境火化,七年來共火化死亡人員遺體1.9萬多具,成為湖南首個全境死亡人員火化率100%、骨灰50%以上到公益性墓地安葬的區(縣),2010年榮獲“全省殯葬改革先進單位”,連續五年榮獲“長沙市殯葬工作目標管理一等獎”。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堅持政府主導、上下聯動,著力營造殯改工作合力 上世紀90年代末期,受入土為安、厚葬為榮等封建迷信思想影響,我區廣大群眾對傳統土葬、大辦喪事習以為常,亂埋亂葬現象屢禁不止,殯改工作推進緩慢。為革除殯葬陋習,保護生態環境,節約集約用地,從2008年開始,區委、區政府下決心全面實施殯葬改革,全區境內所有死亡人員遺體一律實行火化。 1
一是政府主導強推動。堅持把殯改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成立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掛帥、有關職能部門為成員的殯改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也相應成立以鄉鎮長為組長的殯改工作領導小組及殯改執法隊。區殯改工作領導小組定期聽取殯改情況匯報,及時研究解決重大問題。二是上下聯動聚合力。區委、區政府緊扣殯葬改革的目標任務,將殯葬改革、殯葬管理、殯葬服務、喪葬用品生產銷售等工作職責分解、細化和明確到各相關職能部門,區、鄉鎮、村三級層層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實行區領導包鄉鎮、區直機關單位包村、鎮村干部包戶,建立政府領導、民政牽頭、條塊結合、上下協調、部門齊抓共管的殯改工作機制。三是嚴格考核促落實。將殯改工作作為年度績效考核、文明創建和民政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建立科學完善的考核辦法,對責任落實不到位、推進不力的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嚴格問責,確保了殯改工作順利進行。
二、堅持政策引導、規范管理,著力強化殯改工作保障 殯葬改革是一項深刻的社會變革,剛開始推行肯定遇到較大阻力,要讓人民群眾自覺自愿接受,必須要在政策上引導,設施上保障,管理上嚴格。一是在政策上積極引導。我區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殯葬管理工作的通告》,將望城全境劃為強制火化區,從2008年11月起,區財政對農村村民和城鄉低保戶死亡人員遺體的火化費按320元/具、運輸費按280元/具給予補助,2012年實現城鄉居民基本喪葬費用全減免,補助費每具達到1520元。2
同時,區政府組織開展土葬工具收繳行動,對戶主給予每副600-800元補助,集中銷毀龍頭、杠具、棺木2760副。二是在設施上切實保障。區財政將殯改工作經費列入預算,近五年累計投入6569萬元,分步解決了農村公益性墓地、骨灰寄存樓、集中悼念場所等硬件設施的基本建設費用。從2009年6月起,我
第一文庫網 們在全區范圍內規劃建設農村公益性墓地10處、總面積483.5畝,區財政按3萬元/畝投入建設資金1450.5萬元。所有公益性墓地建設均以鄉鎮為主體,實行整體規劃、分期建設,目前第一期建設任務已經完成,預計可用30年。在公墓建設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環保生態理念,墓碑安放形式上盡量平臥,植樹造林要求樹種多樣化,使墓地達到生態化、園林化的標準,以較低的喪葬成本,良好的生態環境引導群眾主動將親人骨灰安葬到公益性墓地。三是在管理上嚴格規范。為解決過去亂埋亂葬,特別是村民私自接收外來墓葬行為屢禁不止的現象,我區嚴格查處了非法建造活人墓、豪華墓、永固性墳墓和非法接受外來墓葬的行為,做到發現一例、處罰一例,不留后患。比如2011年針對谷山森林公園北面私設陵園問題,我們組織800余名工作人員,投入290多萬元,平毀墳地1482座,恢復了谷山森林公園原有的生態環境;我們結合大眾垸基本農田平整改造,遷移墳墓1200多個,采用在原墓址上栽樹、種花的形式平毀大型永固墓、豪華墓148座。同時,我們還結合城市管理,大力實施城區喪葬綜合整治行動,基本杜絕了城區室外搭設靈棚、設置拱門、懸掛氣球、燃放鞭炮、吹奏哀樂 3和出殯時沿街燃放鞭炮、拋撒冥錢等治喪行為,實現居民治喪方式由分散、繁瑣、無序向集中、簡樸、有序的轉變,有效規范了城區喪葬秩序。
三、堅持強化宣傳、濃厚意識,著力培育殯葬文明新風 破除陳規陋俗,轉變喪葬觀念是殯葬改革的關鍵。在工作中,我們堅持以倡導殯葬新風為著力點,加大宣傳和教育力度,引導廣大居民樹立文明、節儉、環保的殯葬風尚。一是注重宣傳教育。近年來,我區每年都組織開展以“改革喪葬習俗,推進綠色殯葬”為主題的“殯葬宣傳月”活動,共印發《殯改知識問答》等宣傳資料40多萬份,出動宣傳車60多臺,教育和引導廣大人民群眾轉變殯葬觀念。同時,我們在鄉鎮(街道)、村(社區)組建殯改信息員隊伍,深入宣傳殯改政策、上戶做喪戶思想工作,廣大群眾殯葬觀念發生了根本性轉變,自覺火化、自覺選擇在農村公益性墓地安葬等觀念已基本為群眾所接受。二是依托基層力量。我們引導全區各村(社區)成立紅白理事會,成員由當地支村兩委干部、黨員、組長及當地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組成,主要負責做好當地婚喪喜慶活動的移風易俗工作。同時,各村(社區)將婚喪喜慶事宜的辦理要求逐步納入村規民約,由村(居)民共同遵守,防止封建迷信、鋪張浪費。三是倡導黨員干部帶頭。我們注重發揮黨員干部的帶頭示范作用,要求黨員干部帶頭落實殯改政策、帶頭火化親屬遺體、帶頭拆除“活人墓”,對阻撓、破壞殯葬改革的人和事嚴格追責,情節嚴重的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4
殯葬改革關系千家成戶,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雖然我區殯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上級的要求和群眾的期盼還有差距。我們將以這次會議為契機,認真學習、借鑒兄弟區縣的先進經驗,努力促進望城殯葬事業邁上新的臺階,為推動“兩型”社會和和諧湖南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5
【殯葬改革經驗材料】相關文章:
殯葬改革承諾書04-30
殯葬改革情況自查報告03-21
教學改革經驗11-08
順德改革的經驗及其啟示04-28
創先爭優經驗材料04-07
普高裝備建設交流材料-經驗材料03-06
消防改革先鋒事跡材料11-26
教學經驗材料3篇12-17
音樂課程改革教學經驗總結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