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內部控制制度的概念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制度對人們來說越來越重要,制度是維護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們做事的底線要求。擬起制度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內部控制制度的概念,歡迎大家分享。
內部控制制度是為了實現內部有效控制而制定的一系列規章制度。它旨在保護經濟資源的安全和完整,確保經濟和會計信息的正確可靠,協調經濟行為,控制經濟活動。內部控制制度通過單位內部的分工產生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形成一個嚴密的、較為完整的體系。
內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要素
明確合理的職責分工制度:確保每個崗位的職責清晰,避免職責重疊和責任不清。
嚴格的審批檢查制度:對各項經濟活動進行嚴格的審批和檢查,防止不當行為。
健全的會計制度和企業管理制度: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企業的規范運作。
嚴密的保管保衛制度: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
有效的內部審計制度:定期審計,發現問題并及時糾正。
勝任的工作人員:確保相關人員具備必要的專業能力和道德素養。
內部控制制度的發展階段
內部控制制度的發展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
內部牽制機制:最初的階段,主要通過簡單的內部檢查和平衡來防止錯誤和舞弊。
內部制約機制:在內部牽制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的控制和監督措施,形成較為系統的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制度階段:現代企業管理的產物,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涵蓋了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等多個方面。
內部控制制度是單位內部建立的使各項業務活動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措施、方法和規程。現代化企業管理的產物。企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外部環境中,為了增強自身的競爭能力,需不斷改善內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產品質量。該制度包括的基本要素是:
(1) 明確合理的職責分工制度。
(2) 嚴格的審批檢查制度。
(3) 健全的會計制度和企業管理制度。
(4) 嚴密的保管保衛制度。
(5) 有效的內部審計制度。
(6) 勝任的工作人員。由于內部控制制度的嚴密程度直接決定著被審單位提供的會計數據和其他經濟資料的可靠性,現代審計總是把被審單位現行的內部控制制度當作審查的起點和重點,通過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調查、核實和評價確定審計工作的范圍、深度和側重點。
內部控制制度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隨著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逐漸分離,所有者通過契約來委托經營者管理企業。
【內部控制制度的概念】相關文章:
內部控制與制度控制04-27
大學內部控制制度04-29
內部控制制度論文05-02
健全內部控制制度04-27
內部控制制度缺陷04-27
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論文04-27
高校內部控制制度05-02
內部控制管理制度11-04
內部控制制度畢業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