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轉帖山東省地方課程六年級環境教育教案
山東省地方課程六年級環境教育教案
悠悠蘭韻發表于2010-1-13 11:30:00
六年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
◆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兩個班共有學生77人,學生有一定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知識,但不系統、不全面。極少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通過本冊教材的學習,使他們掌握環保的有關知識,通過開展大量的實踐活動,做環保的小主人。
◆教學總目標
1、學生了解一些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發展,感知這些環境問題帶來的危害,樹立環保意識,轉變浪費資源、破環環境的生活方式。2、學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持久地采取適當措施保護生態環境。
◆教學措施
1、精心準備,不斷探索,提高自身素質,切實加強健康教育。
2、充實教學內容,拓展教學空間。
3、設置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
5、課堂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問題研究與教改設想: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學生認識環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環境保護的知識,激發學生自覺保護環境的決心。
◆執行說明:
1、學生組成若干調查小組,選定調查主題。
2、廣泛閱讀報刊雜志,借助豐富的網絡資源搜集環境污染及如何保護環境的資料。
教學進度安排表
周次教學進度備注
1天氣與節氣1課時
2我是地球小公民1課時
3夜晚的星星哪兒去了1課時
4避免電磁輻射1課時
5不容忽視的熱污染1課時
6化學農藥的功與過1課時
7拒絕白色污染1課時
8交通狀況巧改善1課時
9我是環保小法官1課時
10生機盎然的農村1課時
11小區的變遷1課時
12取之不盡的清潔能源1課時
13色彩斑斕的自然界1課時
14融入自然的生態住宅1課時
15向海洋索取淡水1課時
16山東的旅游資源1課時
17地球能養活多少人1課時
18做個環保志愿者1課時
19整理和復習1課時
20整理和復習1課時
第1課天氣與節氣
教學目標
1.了解一些天氣現象,學習描述天氣狀況。
2.背誦相關的天氣諺語,認識天氣預報常用的標識,增強環保意識。
3.初步了解二十四節氣的來歷、名稱和含義,感受節氣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的關系。
教學重點
1.認識天氣,增強環保意識。
2.初步認識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含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天氣預報視頻
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導入新課
二、開動腦筋,認識天氣
1.除了剛才所說的幾種,你還知道哪些天氣現象?
2.那么怎樣來描述一天的天氣呢?
3.如果你打算外出旅行,通常你是怎樣獲得天氣消息的呢?
(看電視、聽廣播、上網、看報紙、手機短信…)
4.現代科學技術很發達,我們獲得天氣變化的途徑有這么多。那我們古人是怎樣了解天氣變化的呢?(利用天氣諺語。)
三、暢所欲言,交流氣諺
1.學生閱讀背誦教材上的諺語。
2.學生交流匯報搜集到的天氣諺語,并就難懂諺語做簡單解讀。
3.總結:古人的優秀經驗我們要繼承,當代的科學技術我們更要利用。現代我們最常用的了解天氣變化的方法是什么?(看天氣預報。)
四、探究園地,學習預報
1.我們先來看一段天氣預報的視頻。請大家邊看邊想:天氣預報中常用的圖形符號有哪些?天氣預報包括哪些內容?
2.匯報交流。
(1)天氣預報常用符號:請幾生前臺板畫,教師課件補充。
(2)天氣預報包含信息:氣溫、陰晴(降水)、風力、風向、空氣質量等。
3.嘗試播報天氣。出示濟南第二天的天氣情況,請學生創造性地學習播報天氣。先組內練習,再推薦播報。
4.探究天氣與人類的關系
(1)剛才我們了解了關于天氣的許多知識,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喜歡什么樣的天氣?討厭什么樣的天氣?為什么?
(2)那么天氣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有怎樣的影響呢?學生交流探討。教師多媒體展示:天氣與交通、天氣與日常生活、天氣與農業生產、天氣與軍事的圖片。
(3)教師歸納:由此可見,天氣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充分地利用天氣預報,就能預知近期天氣,就可以未雨綢繆,有效地趨利避害。
(4)幾種極端天氣給我們的啟示。
國家氣候中心專家還指出,2010年極端天氣有增長趨勢。國外也頻頻出現一些極端天氣事件,同學們,看到這些事件,你想說點什么?我們應該怎么做?
五、齊心協力,知曉節氣
認識了天氣,那什么是節氣呢?
1.什么是節氣?
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那二十四節氣是怎么來的呢?
學生閱讀教材中提供的"小資料"。知曉節氣的來歷:把地球公轉的軌道分成24份,每15度為一個節氣,便有了二十四節氣。
2.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及含義。
(1)學生讀背二十四節氣歌。
(2)指導說出二十四個節氣的名稱。
(3)學生嘗試理解二十四節氣的含義,教師補充引導。
六、走出校園,觀察記錄
1.選擇一種在下雨前后有反應的動物或植物,進行觀察,并寫出觀察記錄。
2.搜集積累相關農諺。
課后反思:
第2課我是地球小公民
教學目標:
1、懂得地球上生物之間息息相關,它們都是人類的朋友。
2、明確地球發生的一系列的變化以及產生變化的原因,引導學生熱愛地球,保護地球。
3、明確作為小公民應怎樣去做。
教學重點:
弄清地球產生的變化以及發生變化的原因,明確作為小公民的職責。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地球是個大家園,我們不孤單,有許多的朋友,植物、動物…我們都是地球的主人。
二、探究園地
(一)地球為人類提供資源
生物資源作食品,
水資源作氣候調節,
大氣作能源釋放,
礦物作能源物資,
星球固體表面做活動場地,
森林草原作棲息地,
沙漠戈壁作考場…
明確地球的慷慨無私。
(二)感受人類的自私
1、地球的變化
2、變化的原因
三、齊心協力,保護地球:
如何愛護地球,保護家園?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學生討論,完成書上的表格。
四、走出校園,親身實踐
1、閱讀小資料《世界地球日》
2、制定一個方案,組織一次宣傳活動,呼吁大家愛護動植物,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教學反思:
第3課夜晚的星星哪兒去了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光污染,光污染的種類以及危害。
2、明白如何有效地防治光污染,課下調查避免光污染的措施。
教學重點:
光污染的種類、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夜晚,城市與鄉村的星空有什么不同?
二、明確光污染的類型。
(一)光污染的種類
1、白亮污染
2、人工白晝污染
3、彩光污染
(三)列舉相關例子,讓學生弄清分別是哪種污染。
三、明確光污染的危害
1、導致能源浪費
2、對人的心理產生破壞。
3、對人的生理產生破壞。
4、引發交通安全問題。
四、避免光污染的措施。
第4課避免電磁輻射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明白什么是電磁輻射,電磁輻射的危害。
2、知道一些預防電磁輻射的措施。
教學重點:電磁輻射的危害以及措施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現代生活中有許多電磁輻射,只要有電子、電氣設備,就會有一種殺手--電磁輻射。
二、電磁輻射的危害
1、日常生活中哪些電器會產生電磁輻射?
2、電磁輻射有哪些危害?
(1)誘發癌癥并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值。
(2)會對人體的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造成直接傷害。
(3)是造成孕婦流產、不育、畸胎等病變的誘發因素。
(4)過量的電磁輻射直接影響兒童組織發育、骨骼發育能力。
三、預防電磁輻射的措施
1、學生試著填寫下表
2、教師提出一些建議:
(1)電器避免扎堆。
(2)按照指示規范操作。
(3)電器不要放在臥室里。
(4)避免長時間操作,每小時離開一次。
(5)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第5課不容忽視的熱污染
教學目標:
1、了解什么是熱污染,熱污染的危害。
2、了解防治熱污染的方法。
3、上網查閱資料,了解新加坡采取了哪些防治熱污染的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熱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熱污染的措施。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走出鬧市區,來到鄉村什么感覺?從鄉村返回城市,什么感覺?
為什么城市的氣溫比郊區高呢?
二、明確什么是熱污染以及危害。
1、為什么城市的氣溫比郊區低呢?
城市熱島效應:
2、熱污染:
3、熱污染的危害
(1)污染水體
(2)污染大氣
(3)間接引發疾病。
(4)加重城市熱島效應。
三、防治熱污染的措施
(一)防治措施
1.廢熱的綜合利用
充分利用工業的余熱,是減少熱污染的最主要措施。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余熱種類繁多,有高溫煙氣余熱、高溫產品余熱、冷卻介質余熱和廢氣廢水余熱等。這些余熱都是可以利用的二次能源。我國每年可利用的工業余熱相當于5000萬噸標煤的發熱量。在冶金、發電、化工、建材等行業,通過熱交換器利用余熱來預熱空氣、原燃料、干燥產品、生產蒸氣、供應熱水等。此外還可以調節水田水溫,調節港口水溫以防止凍結。
對于冷卻介質余熱的利用方面主要是電廠和水泥廠等冷卻水的循環使用,改進冷卻方式,減少冷卻水排放。
對于壓力高、溫度高的廢氣,要通過氣輪機等動力機械直接將熱能轉為機械能。
2.加強隔熱保溫,防止熱損失
在工業生產中,有些窯體要加強保溫、隔熱措施,以降低熱損失,如水泥窯筒體用硅酸鋁氈、珍珠巖等高效保溫材料,既減少熱散失,又降低水泥熟料熱耗。
3.尋找新能源
利用水能、風
【轉帖山東省地方課程六年級環境教育教案】相關文章:
2011年9月1日轉帖收藏--教育孩子04-27
山東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04-27
環境教育教案02-20
環境教育的教案01-02
環境教育教案05-21
心理教育課程教案02-15
地方課程教學計劃01-16
小學環境教育教案11-08
小學地方課程教學計劃02-09
地方課程教研計劃(精選13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