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囗另类BBWSeⅹHD,av狼论坛,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理论,体育生gv老师浪小辉3p警察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05-31 07:43:01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大班數學教案范文八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大班數學教案范文八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學會仿編3以內的加法應用題,理解加法的含義。

  2、初步感知加減應用方法,為學習加減運算做準備。

  3、讓家長助教了解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活動形式。

  活動準備:

  設置超市的場景,有水果店、服裝店、菜市場和書店(物品都是3以內的數量),邀請家長助教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玩“超市”的游戲,你們看老師這個水果店有什么?(蘋果、梨子、香蕉)

  現在老師來當售貨員,請一個小朋友當顧客。

  2、師生進行“超市”游戲,請幼兒選定一種水果,買兩次。

  3、提問:剛才小朋友先買了2個蘋果,再買了1個蘋果,他一共買了幾個蘋果?(3個蘋果)

  二、幼兒仿編加法應用題

  1、剛才老師給小朋友提了一個什么問題?“一共有幾個蘋果?”

  2、小朋友們是怎么回答?“一共有3個蘋果”

  3、你們怎么知道一共是3個蘋果?

  “因為老師告訴小朋友原來沒了2個蘋果,后來又買了一個蘋果,一共就有3個蘋果”。

  4、師小結:

  (師分別把兩次買的數字用數卡表示,問題用問號表示,并出示在黑板上)

  ①剛才老師告訴小朋友顧客買了2個蘋果(出示數字2),

  ②后來又買了一個蘋果(再出示數字1),

  ③老師告訴你們幾個數字?“兩個”對,兩個數字,

  ④然后老師問了一個什么問題?“一共買了幾個蘋果?”

  三、幼兒學習編題

  剛才老師給小朋友提了問題,也請小朋友給大家提問題,好不好?(教師出示教具,讓幼兒編題)

  1、出示用兩個盤子裝的桔子,請幼兒編題,并請其他幼兒回答。

  2、出示小魚,請幼兒編題,并請其他幼兒回答。

  3、師小結:剛才這兩個小朋友編題的時候也同樣告訴別人兩個數字,最后也提一個問題請別人回答。

  四、對幼兒提出編題要求

  1、這么多的小朋友都想編題,那么今天老師給小朋友都準備了很多東西,請小朋友玩“超市”的'游戲,有的扮演售貨員,有的扮演顧客,沒個小朋友買完了物品,就編題目問大家,看看誰編的最好?

  2、幼兒分組,教師全面觀察,了解幼兒編題情況,強調最后

  一句話不能說出答案,而是要提出一個問題。

  三、請幼兒編題給家長聽

  1、老師這里有一張小紙條,每個小朋友根據小紙條上的物品,編題目問爸爸、媽媽,看誰的題目編的最好。

  2、請家長助教與幼兒進行親子互動。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鐘面數字與指針表示的意思,以及在鐘面上看整點和半點。

  2.了解時間與生活、學習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幾臺不同樣式的時鐘(如外形不同、指針數量不同、刻度表示方法不同等),玩具鐘若干。

  2.整點記錄表(見操作材料包“下課10分鐘”)。

  活動過程:

  一、看時間

  1.討論:時鐘有什么用?這些中有哪些不一樣?(如外形不一樣、鐘面有方有圓、指針數量不一樣等。)

  每個時鐘的鐘面上都有什么?(如1—12個數字,時針,分針等。)

  2.區分時針和分針,談論他們不

  3.同的功能。

  二、學習認整點

  1.討論:現在是幾點鐘?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師小結:鐘面上一共有12格,每一個代表不同的時間;當分針指向12的時候,時針指向數字就是幾點鐘。

  三、撥時鐘

  1.教師與幼兒共同撥弄時針,分辨準確的時間。

  2.幼兒兩人一組,玩玩“我說時間你來撥”的游戲。

  3.在已能辨認整點的.基礎上,適當出現“半點”,讓幼兒嘗試撥“X點半”,辨認“X點半”;從中面上分辨是超過了“X點”還是沒有到“X點”。

  環境創設:幼兒每人一份圓形金魚系列(1-10)和數字卡片(1—10)

  重點與難點:認知三個數之間的相鄰關系。

  活動過程:

  一、數圓

  幼兒將練習紙上的圓形金魚看片撕下,玩數金魚,邊數圓形邊把相應的數字卡放在“金魚”下面。

  二、找鄰居

  每張“金魚”圖片下都有對應的數字卡,請幼兒分別給“金魚”和數字找相應的鄰居,要求幼兒會說3有2個相鄰數,3比2大1.3比4小1.

  歸納:請幼兒找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發現除1和10以外,其余各數都有2個相鄰數。

  三、排卡片

  幼兒兩人一組玩看片游戲。如一個幼兒出示4個圓形的金魚卡,另外一個幼兒馬上拿出3個圓形的金魚卡和5個圓形的金魚卡,并同時排出3、4、5這三張數字卡。說出4的相鄰數是3和5,3比4小1,5比4大1.游戲反復進行。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操作過程中,理解形與色的對應關系;

  2、培養幼兒思維的邏輯性,能夠使幼兒有條理地分析問題;

  3、通過操作培養幼兒的形色對應能力。

  【活動準備】

  1、磁性教具:鴨子和小魚的實物特性卡,紅黃藍三色顏色特性卡,紅黃藍三色鴨子和小魚的實物卡;

  2、畫有輪廓圖的白紙若干張,彩色紙條若干,油畫棒;

  3、小綠人及衣帽組。

  【活動過程】

  1、通過游戲,培養幼兒感知形色之間的對應關系;

  教師出示磁性教具,讓幼兒都看一遍。請一位幼兒選一個事物特性卡(如鴨子)藏在一個盒子里。請另一名幼兒選一個顏色特性卡,不讓其他幼兒看到,把它放在另一個盒子里。教師讓幼兒猜這個盒子里放進去的是什么物品,在指另一個盒子,猜一猜里面放的是什么顏色,然后將特性卡拿出,擺在對應表上,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這是一只什么顏色的鴨子。請幼兒將這只鴨子找出來。

  2、幼兒給圖形寶寶涂顏色,從而理解形與色的對應關系;

  讓幼兒每人選擇一張畫有圖形的.紙,一個彩色紙條;請幼兒按照紙條的顏色給圖形涂上顏色;將涂好的作品貼在展板上,說一說它們為什么涂成這個顏色;

  3、給菲比(小綠人)穿衣服,培養幼兒的形色對應能力。

  請幼兒從學具盒中拿出菲比(小綠人)和衣帽組,引導幼兒根據對應關系表的要求,給菲比穿衣服;

  4、評價練習。

  嘟嘟牛和貝貝羊的幼兒園在今天下午要舉行畢業典禮聯歡會,它們都有漂亮的演出服,一起來看一下,翻開幼兒用書第16頁,請一名幼兒看著關系對應表,給小動物們試穿演出服,其他幼兒討論這名幼兒穿的是否正確。

  小朋友們今天下午我們一起來幫助小動物們穿演出服,好嗎?現在讓我們先到外面去休息一會吧!

  教后記:

  1、本節課我設計了兩個課時,整節教學活動的氣氛始終都是輕松、愉快,并且井然有序。評價練習環節,幼兒在經驗和知識積累的基礎上去完成幼兒用書的課后測試題,再一次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老師在這時候只是個觀察者和輔助者,觀察幼兒通過學習獲得的能力在哪個階段,并考慮是否需要延伸;

  2、教師以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為導引,以隱含數學概念的線索貫穿整個活動。幼兒自己先去比較它的顏色、形狀,然后教師請幼兒聽音樂嘗試找相同的顏色和圖形。生動有趣的游戲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幼兒很快就找對答案,并初步感受形與色的對應。在這個環節設計中,教師只提出游戲的要求,讓幼兒自己去思考,去嘗試形狀與顏色一對一的對應方法;

  3、在布題、做題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操作,啟發幼兒獨立思考,讓幼兒獲得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環節中,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手中的泡棉圖,自己去探索、發現形色對應合成的方法,并愿意大膽表達,和同伴一同分享操作的結果。在動手操作泡棉拼圖時,教師利用適當的語言來啟發孩子的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目的是讓孩子的自我學習的能力得到鍛煉和發展。同時,教師能通過游戲與幼兒有效地互動,讓孩子真正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10以內數的雙向序數。

  2、從不同方向表述物品的排列位置。

  活動流程:

  1、引導幼兒復習上、下空間方位。

  (1)讓幼兒觀察活動室,說說自己的頭頂上有什么?或者說說個別有的頭上有什么東西。如誰的頭上有東西,有什么?要求用一句完整的話描述。(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描述,如:某某的頭上有一個怎樣的發夾。)

  (2)教師提出要求讓幼兒做,如你們的腳下有一張椅子,要求幼兒及時作出反應。

  2、引導幼兒理解不同方向的排列順序,并發現不同之處。

  (1)提問:老師的桌子上有什么?在桌上用積木搭成一座橋,在橋上放一輛小汽車,小汽車上放一個喜羊羊,橋下放藍色的皺紋紙代表小河。(引導幼兒說出物體擺放的上下位置。如橋的下面有河橋的上面有一輛小汽車,汽車里坐著一只喜羊羊。孩子說出一句分析用到什么方位名詞,還可以怎樣說多提問幾個孩子?)

  (2)將上述場景用圖畫的形式展現出來,并且貼上箭頭符號:從下向上依次是小河→小橋→汽車→喜羊羊。(引導幼兒認識符號卡,并理解符號卡所代表的含義,↑是從下向上,↓是從上向下。)

  (3)師:從下往上數第四個是什么?(喜羊羊)如果從上往下數第四個是什么?(小橋)為什么都是第四個,物體卻不一樣呢?(引導幼兒說出方向不同。)

  (4)將物體改成橫向排列,請幼兒從左到右和從右到左練習序數的排列順序。

  (5)教師:排列的物體,從不同方向開始數,排列的順序就可能會有所不同。

  (6)幼兒排隊,從左往右,從右往左不同的方向數一數第幾分別是誰?或者教師說出一個位置讓幼兒站到相應的位置。

  3、操作幼兒用書,并完成練習。

  (1)教師引導幼兒先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觀察洞洞積木的位置關系,并將每塊積木與表示位置的相應數字連線,再用顏色圖卡排出相對應順序的.積木顏色來。

  (2)教師再引導幼兒按從下到上的順序觀察洞洞積木的位置關系,并將每塊積木與表示位置的相應數字連線,再用洞洞形狀的圖卡排出相對應順序的積木洞洞的形狀來。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只要是讓孩子學習10以內數的雙向序數并要求孩子能從不同方向表述物品的排列位置。活動孩子的學習情緒較高,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如在第一個環節孩子都能用比較完整的語言描述老師創設的情景,如有的孩子以橋為參照物說橋的下面有小河,上面有小汽車。有的說橋上有小汽車,小汽車里坐著喜羊羊等句式。在操作時孩子也能積極參與,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基本上都能按要求完成任務。

  但整個活動過程中游戲還是太少,中間還可以多創設游戲讓孩子參與到活動中,如讓孩子排隊時,讓孩子提問:“從左往右數排在第幾的是誰?從右往左數排在第幾的是誰?)或者教師準備多種材料,請孩子聽老師的指令從上至下排序,或從下至上,從左到右,從右到左等不同的方向排序。通過這些游戲多提問讓孩子多思考,通過操作擺放物品讓孩子多動手參與,多創造機會讓孩子體會參與的樂趣,活動的氣氛應該會更好一些。

  課后,盧老師指出活動的第二個環節中讓孩子創造符號表示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圖片的擺放是平行,造成孩子很難創造符號表示,所以孩子有的想到用直接用“上”表示。另外教師引導孩子用箭頭表示,如喜羊羊在汽車的上面,就把箭頭朝上表示,這樣的表示方式欠妥,難以說明誰在誰上或下。而且這個箭頭的意義也不是這個意思,箭頭只是表示排序的方向而已。又是數學知識不好惹的禍,要多學習,多研討減少錯誤。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相鄰數,感受自然數列中每一個數都比它前面一個數大1,比它后面一個數小1。

  2.探索發現相鄰三數之間的關系,鍛煉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一)中1~10的數卡,教學掛圖(二)中1~10的豎長條子點卡。

  2.新房圖(10間相連的房子),實物卡,鉛筆。

  3.第24頁《空缺處填什么》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數字娃娃住新房。

  ★教師將1~10的數卡散放在絨板上。

  教師:數字寶寶都出來散步了,看看它們都躲在哪?

  ★引導幼兒觀察新房圖。

  教師:這里一共有幾間房間?第一間房間在哪里呢?

  ★請幼兒按順序給房間貼上數字,確定每一間房在序列中的位置。

  2.體驗相鄰三數之間的關系。

  ★請幼兒給豎長條點卡匹配數卡。

  ★引導幼兒觀察、體驗相鄰三數之間的關系。

  ★教師:數字5有鄰居嗎?它的鄰居是誰?和5靠得最近的是幾和幾?5比4怎樣?5比6又怎樣?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后總結:與一個數相鄰的兩個數,后一個數比它大1,前一個數比它小1。

  3.了解2~9的'相鄰數。

  ★引導幼兒尋找2~9的相鄰數,明確每個數都有兩個相鄰數,即比它大1或小1的數。

  4.幼兒操作活動。

  ★找朋友(將自己的好朋友找到)

  ★填空缺(將空缺處補充完整)

  ★尋鄰居(根據題版數字,貼上相鄰數)

  ★印標記(通過提示,印相鄰標記)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有兩個重要的知識基礎,一是學生學習了10的分解組成,知道9、8、7和幾湊成10;二是學習了10加幾等于十幾的計算方法。利用這兩個基礎,將9加幾(8加幾,7加幾等)利用湊十法轉化成10加幾,從而解決新問題。學生分析:學生百分之六十已經會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只是熟練程度不夠,方法不當,例如還有很多數手指頭的,少部分孩子完全不會,兩級分化比較嚴重。我打算利用交流通過演示、操作,敘述,讓不同程度的孩子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學設計:

  湊十法不僅是進位加法的重要計算方法,更是數學學習中湊整思想的第一次體現,所以,湊十法的學習非常重要,必須讓學生從多樣化中感受到它的優越性并掌握湊的方法。只有當他們發現湊十法可以解決不同的進位加問題,才會從內心欣然接受;只有從不同的分解當中才能歸納出湊十法關鍵:根據要湊十的'對象從另一個數中分出相應的數來湊十。本課時是對湊十法的整體感受。下一課時進行熟練化和抽象思考任務。

  教學目標:

  1、建立湊十法中“十”的模型。感受湊十法的優越性,知道如何湊十。

  2、經歷知識轉化的過程,感受學習數學的方法。

  3、體會數學學習中的轉化思想。

  教學重點:掌握湊十法。

  教學難點: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能完整敘述思維過程。

  教學準備:小猴子圖片、桃子圖片、2行5列的大表格一張

  教學過程:

  一、復習10加幾。為感受湊十法的優越性奠定基礎。

  1、師出示課件卡片: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10加幾的加法,有一只聰明的小猴子想考考大家(課件出示小猴子),有沒有信心?請看大屏幕:10+1=()10+7=()10+3=()10+8=()10+5=()10+6=()10+2=()10+4=()10+9=()

  2、小結:10加幾等于十幾。

  二、看盒子說數。讓孩子們在頭腦中將盒子建成10的模型。

  師:同學們學得真不錯,小猴要送大家一個禮物,(出示空盒子)這個盒子非常神奇,能幫助我們解決數學問題。想知道它的秘密嗎?

  1、先來仔細觀察一下:一共有幾個格子?

  2、如果每格裝一個菠蘿,一共可以裝多少個?

  3、出示9個菠蘿圖:現在有幾個菠蘿?怎么知道的?

  4、出示8個、7個菠蘿圖,提問同上,感受8加2和7加3的模型。

  5、出示10個菠蘿圖,問答后小結:裝滿就正好是10個。三、小動物們的問題。體會湊十的優越性,初步感受湊十需要從一個數里分出一部分和另一個數組成10。1、小猴的桃子,9+3。引出湊十法,從多樣化中初步感受湊十法的優越性。

  (1)出示10個格子的盒子裝有9個桃子,盒子外面有3個。師背景敘述:愛勞動的小猴幫媽媽摘桃子,昨天摘了一些放到盒子里,看一看是幾個?(9個)今天又摘了幾個?(3個)。

  (2)根據這兩個數學信息能解決什么問題(提一個數學問題)?(兩天一共摘了多少個桃子)

  (3)你知道嗎?怎么知道的?可能出現點數、接著數和湊十法,對于前兩種請學生上黑板演示一遍即可,湊十法做重點分析。教師對湊十法的引導語:從外面拿一個放進去裝滿正好是10個(板書10),10加剩下的2等于12。啟發其它孩子理解,提問:聽明白他的想法了嗎?誰來再說說?/一樣想法的請舉手,再來說說。引導其它孩子評價,教師定性評價語:不僅快,而且一眼就看出一共是12個。

  (4)教師在課件上圈出盒子,小結:將盒子裝滿湊齊10個,加上盒子外面剩的2,一眼就看出是12,又快又簡便。這真是一個有魔力的盒子,只要你將它喂飽(裝滿)它就告訴你答案。結語:湊十是一種簡便快捷的計算方法。

  教師小結:脫離實物進行湊十。

  1、說圖意、提問、列式。

  2、說計算過程。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分解組成,加深對整體和部分關系的理解,對分和活動感興趣。

  2.知道每一個數都有比這個數少1的幾種分合方法。

  3.書寫數字6.

  活動準備:

  1.一個老爺爺、16條魚和兩個金魚缸的圖片,圓片、數字卡、分合符號若干。

  2.每個幼兒瓶蓋、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個,數字卡、分合符號若干,記錄紙每個幼兒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6條金魚和2個金魚缸的圖片,提出問題:老爺爺買回6條金魚,他要把這6條魚養在兩個金魚缸里,要求每個魚缸里都有金魚,可以怎樣做,你能幫助老爺爺嗎?請幼兒說出分法,教師貼出實物分解圖及數字分解圖(不一定按順序)。

  二、請幼兒取瓶蓋、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個,各分成兩堆,要求每種的分法都不一樣。說出是怎樣分的,有幾種分法,并嘗試記錄下來。

  三、在黑板上出示6個圓片及分合符號,請一名幼兒上來將他的.分法逐一擺出,再請一名幼兒用數字卡擺出相應的分解式。引導幼兒觀察并讀出6的幾種分法,知道有5種分法。

  四、討論:3有幾種分法?2有幾種分法?將2~6的分解式逐一擺在黑板上,引導幼兒發現,每個數字都有比這個數少1的幾種分法。

  五、練習:翻開用書,添畫或填寫6的分解組成式。

  活動延伸:在練習冊上進一步復習鞏固6的分解組成和書寫。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基本的統計方法,初步感知條形統計圖的優點。

  2.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敢于嘗試和探索,愿意與同伴合作。

  活動準備:

  1.條形統計圖范例一張

  2.幼兒人手一張白紙、記號筆

  3.鉛筆、膠水、剪刀、書本學習用品若干份

  4.多功能廳有風扇、桌子、喇叭、空調、相框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上了大班,我們用到了許多學習用品,怎樣才能知道籮筐里有哪些學習用品,分別有多少呢?

  小結:像這種先要把統計的物品分一分類,再數一數,最后再把統計結果記錄下來,就是統計。

  二、自由探索,嘗試統計

  1.用自己的方法統計出學習用品的數量。

  師:老師在每組桌上放了學習用品,請你用自己的方法統計籮筐里的東西,并記錄結果。在統計的時候,一定要細心哦,別統計錯了。好的,去試試吧。

  2.交流統計結果

  師:請一個小朋友說說你的統計結果?

  小結:小朋友都運用了先畫出物體標記,再記錄數量的方法進行了統計。

  三、觀察討論,認識條形統計圖

  1.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種新的統計記錄方法,看這張圖上記錄了哪些物品?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說說它們各有多少?誰的.數量最多?誰的數量最少?

  3.你們怎么一下子看出來誰多誰少的?

  4.和剛才你們記錄的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像這種有橫軸、縱軸,用條形來表示物體數量的統計,叫做條形統計圖。可以通過觀察高矮,一眼看出數量多少,速度快又方便。

  四、操作體驗,學習制作條形統計圖

  1.出示空白條形統計圖,引導幼兒制作條形統計圖

  師:你們會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了嗎?現在四個小朋友一組,每一組有一張大統計紙,小朋友分工合作,將多功能廳里的喇叭、相框、空調、桌子、風扇進行統計。

  3.展示幼兒統計圖,交流分享

  師:請一個小朋友來講一講你的統計圖,你統計了什么?什么物品最多?什么物體最少?誰還想說一說?

  五、活動延伸

  在我們的生活中會經常用到條形統計圖,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幾個條形統計圖,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條形統計圖統計了什么?有多少?你能一眼就看出來什么東西最多?什么最少嗎?

  原來條形統計圖有這么大的用處啊,可以不用數數就能一下子看出物品的多少。回去后我們再去生活中找一找,還有哪些條形統計圖吧!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幼師數學教案02-14

大班數學教案06-27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2-13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大班數學教案07-04

大班數學教案:小矮人上樓梯_大班數學教案07-08

有關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9-13

大班數學教案通用09-08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02-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黎县| 高清| 金阳县| 佛学| 乌海市| 湟中县| 日照市| 昌江| 图木舒克市| 永靖县| 静海县| 综艺| 泽普县| 大荔县| 名山县| 平果县| 汕头市| 中牟县| 洞头县| 杭锦后旗| 吉林市| 肥乡县| 盐池县| 会理县| 大余县| 东港市| 台南县| 周口市| 长兴县| 深水埗区| 东源县| 休宁县| 手机| 都匀市| 松溪县| 大港区| 岑溪市| 上虞市| 桃源县| 东乌珠穆沁旗| 隆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