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教案《數蛤蟆》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數蛤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數蛤蟆》1
活動目標
1、了解蛤蟆就是青蛙,在音樂活動中能積極大方表現自己。
2、能熟練演唱歌曲,并為歌曲簡單創編歌詞。
3、教育幼兒要保護益蟲。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小組結合試創編歌詞。
活動準備
一張荷塘青蛙跳躍圖片,一個小兔頭飾和若干青蛙頭飾,歌曲課件和配有相應圖畫的歌詞。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1、猜謎引出青蛙(水中有位歌唱家,一天到晚叫呱呱,身穿一件綠衣裳,伸出舌頭把蟲抓。)
2、引導幼兒了解青蛙的習性和本領后,隨機教育幼兒保護像青蛙一樣的益蟲。
二、基本環節
1、放課件,欣賞歌曲。
(1)問,你喜歡歌曲中哪一句?
(2)師簡單介紹這首歌曲。
這是一首四川方言版的民歌,根據童謠創編。蛤蟆就是青蛙。
2、熟悉歌詞。
(1)結合歌詞上的圖片,認讀歌詞。
(2)讓觀察荷塘青蛙圖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含義。“蛤蟆不吃水太平年,荷兒梅子梭水上漂”(告訴幼兒青蛙說他們把害蟲吃光了,今年又是豐收年!它們得意極了,就在荷塘快活地跳躍玩耍。)
(3)說歌詞拍節奏。然后學青蛙說歌詞做動作。
3、師邊彈琴邊教幼兒唱歌。
山谷會唱歌,我們的小朋友更會唱歌,我們也做個游戲,請你們做我的回聲,好嗎?
(1)跟唱
(2)接唱
(3)戴頭飾表演唱
(4)用普通話把歌詞改唱一遍。
三、延伸環節:
(1)森林里的'小動物聽到了我們美妙的歌聲,也想讓我們把它編進歌曲里,好嗎?我請來小兔,幫它編一編吧!(教師在一旁引導幼兒說出動物的特征)
“一只小兔一張嘴,兩只耳朵四條腿,紅紅眼睛短尾巴,愛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
(2)師幼共同清唱創編的歌曲。
(3)總結:我們不但可以數蛤蟆,還有許多動物可以數(小雞、小鴨、小狗、小貓···)請你們回去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為它編一首兒歌,下節課我們一起來演唱。
四、結束環節
放音樂,做青蛙捉害蟲游戲,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數蛤蟆》是一首四川民歌,它選取了生活中一種常見動物,表現了它們可愛的形象和四川民歌豐富、幽默的表現手法。通過學習幼兒能夠體會民歌的特點及四川民歌特有的風格。
我教的是第一課時,重點是讓學生在熟練演唱的基礎上,簡單創編歌詞,能在音樂活動中能積極大方表現自己。
從“猜謎”入手,引起幼兒學習興趣,“音樂圖片欣賞”激發孩子們的表現欲望,還可以為創作表演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
但在小組改編和創編歌詞時,因為幼兒人數多(62)我害怕他們說不好,而引導得多一點,留給幼兒思考的時間較少,使創作過于形式。而且在各環節的銜接中有時語言顯得有些生硬,這是我在教學中值得注意的方面。
好的是學生學習興趣高,對這首歌有好奇心,喜歡唱,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掌握了旋律,唱得很到位,聲音響亮,并且能在音樂活動中積極表現自己。
幼兒園大班教案《數蛤蟆》2
活動名稱:數蛤蟆(大班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這是一首四川民歌,知道四川方言中把青蛙稱做"蛤蟆",使幼兒通過數蛤蟆的嘴、眼、腿,對青蛙有出步的了解和認識。
2、初步掌握歌曲的旋律,提高幼兒演唱技能,訓練幼兒用各種感官(耳聽旋律、眼看畫面、嘴說歌詞、身體動作)來感受歌曲的`內容,增強幼兒的感受力和節奏感。
3、教育小朋友要從小愛護小動物。
活動重點:在熟悉歌曲之后,能夠會表演。
活動難點:讓幼兒掌握歌曲的內容及其旋律。
活動準備:環境布置(池塘),青蛙頭飾,錄音機,磁帶,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謎語引出-主題"青蛙"。
2、聽音樂做模仿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基本部分
1、問話方式。
2、欣賞、示范、表演、比賽。
3、欣賞青蛙的演變過程。
4、觀看青蛙怎樣捉蟲從而進行品德教育。
結束部分:幼兒扮成青蛙在布置好的池塘里盡情的玩耍、捉蟲等,自然結束本節課。
【幼兒園大班教案《數蛤蟆》】相關文章:
《數蛤蟆》大班 音樂活動教案12-15
數蛤蟆童謠教案05-01
教案:荊門民歌《數蛤蟆》04-25
《數蛤蟆》教案(通用15篇)11-07
《數蛤蟆》教學反思05-06
幼兒園大班寄給蛤蟆的信教案04-28
《游蛤蟆歷險記》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7-11
幼兒園大班音樂游戲教案:蛤蟆歷險記05-06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游蛤蟆歷險記》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