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展示華夏文化的魅力》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 了解貝聿銘建筑設計的主要成就.讓學生在領略建筑大師的風采及藝術人生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和品質。(創新精神)
2. 了解貝聿銘建筑設計的主要特點及其藝術性。
3. 學習貝聿銘在為中國設計的建筑中表現出來的一片愛國之心。
4. 感受課文中通過具體事例,分清祥略,突出重點描寫人物的寫法。精心安排,選擇材料。
5. 學習描寫人物詳寫和略寫,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和描寫、記敘、說明、議論多種描寫方式的結合的方法。(創新精神是貝聿銘一生成就的核心)
教學重點:
1. 貝聿銘建筑設計的主要特點及其藝術性.
2. 貝聿銘在為中國設計的建筑中表現出來的一片愛國之心。
3. 精心安排,選擇材料描寫人物的方法。
4. 詳略,正面側面描寫人物,多種表達方式的結合。
教學難點 :
1. 貝聿銘建筑設計的藝術性、愛國情及其堅韌不舍從事設計,研究的精神和創新精神。
2. 描述人物一生,精心選擇,安排材料,突出中心,圍繞主體的寫作方法。
3. 詳略描寫,正面側面描寫的方法,及多種表達方式在寫作中的結合。
教學思路設計:
結合課文,展示貝聿銘相關建筑作品的圖片,引導分析強調學生的主體感受。教學中以學生主體學習、感悟、分析為主,教師設疑,引導組織教學。
教學情境設計:
通過學生主體閱讀,尋找相關材料,對貝聿銘這個人物先有一個感性認識,在這個基礎之上,體會文章選材上的用意。結合課件展示,體會貝聿銘的建筑成就、藝術美感。創新精神。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1. 落實字詞。
2. 梳理課文結構,整體感知課文。
3. 分析課文開頭和第一部分。
4. 體會貝聿銘的建筑特點和成長歷程。
一、導入 :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占世界總人口的1/5,而這還不包括僑居世界各地的海外華人。華人遍布世界各地,許多還已經加入其它國籍,成為他國公民。但國籍的更改,并不代表其秉性的變更,無論他們在世界的哪個角落,其不變的是中國心,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如勤勞、淳樸、踏實肯干、開拓進取等。這些具有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中華兒女,為當地為世界為整個人類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和不朽的功績,也為中華民族增光添彩。
如:諾貝爾物理學獎 楊振寧 李政道 (美籍)
諾貝爾化學獎 李遠哲 (美籍)
海外華人“藝術三寶” 趙無極 (法 畫家)
周至中 (美 作曲家)
貝聿銘 (美 建筑)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有關建筑家貝聿銘的一篇通訊,課前讓大家查找了相關資料,F在就讓同學給我們介紹一下貝聿銘。(學生自己發言)
大家你一
【《展示華夏文化的魅力》教學設計3】相關文章:
展示華夏文化魅力教案02-20
展示華夏文化的魅力教案04-28
展示華夏文化的魅力105-01
《展示華夏文化的魅力》教案405-01
《展示華夏文化的魅力》教案105-01
《展示華夏文化的魅力》教案205-01
女性如何展示自己的交際魅力04-27
“新課程展示課”教學設計04-28
《禮貌顯魅力》教學設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