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法語教學論文
摘要:現代教育改革中,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掌握和應用只是教育改革的手段之一,如果不配合對傳統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變革,改革的成效往往不甚顯著,甚至極端情況下還會倒退。因此,結合現代教育思想的現代教育技術才更有生命力,在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效率與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才更能發揮最大的作用。文章首先簡要地回顧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內容和特征,繼而探討和分析了其與現代教育技術結合下的法語教學改革。
關鍵詞:建構主義;現代教育技術;法語教學
一、引言
隨著對傳統教學模式所存在的弊端認識的逐漸深人,目前,在高等學校的外語和其他課程的教學中,借助于現代教育技術的教育改革正方興未艾,現代教育技術也逐漸在法語教學中得到普及和應用。這也主要得益于目前高等學校的先進教學設備的不斷更新完善,同時也是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多媒體、網絡、計算機等先進技術在教育領域中得到應用的結果。
傳統的法語教學設備僅包括黑板、課本和錄音機等,絕大多數教師僅依賴于口授和板書的教學手段,這種教學模式對于部分法語教學內容來說,尚可以應付,但是現代社會對法語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法語水平上提高了聽說能力為重點的交際能力的要求,要求學生聽、說、讀、寫、譯能力的全面提高,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綜合法語技能。對于法語教學來說,除了傳統的系統的語言知識外,更應注重培養學生法語交際能力和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獲取知識、創造知識的能力。在這種背景下,單調、抽象、刻板的傳統教學模式無法營造語言的學習環境,不利于師生互動,學生訓練機會少,學習效率低下,很難達到綜合法語能力的培養目標。在這種背景下,對傳統法語教學模式的變革勢在必行,而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等的發展,為教育模式的變革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和強有力的支持與保障。
同傳統的法語教學手段相比,現代教育技術所包含的內容廣泛,并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更新?偟目磥恚F代教育技術在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手段。硬件方面主要包括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以及基于此而發展起來的多媒體技術和其他先進的教學設備等;軟件方面主要包括應用于上述硬件中的音頻及視頻資料、基于各種軟件所開發的多媒體課件及學習工具、基于網絡技術的信息交互平臺及軟件等。綜合利用上述各種技術,可以通過聲音、圖像、文字、動畫以及真實的視頻等,全方位地向學生傳送直觀形象的、生動有趣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語言資料,能夠利用“聲、色、光、電”創造出融真實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法語語言教學環境;可以將更大的信息量帶入課堂,加大教學信息容量,擴大教學的“空問”,延長教學的“時間”,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于學生來說,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多角度、更深層次地理解所學的知識,并且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獲取知識?梢哉f,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實現傳統教學手段無法達到的諸多教學效果。
然而,目前在對現代教育技術實踐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于先進的教學設備,教師在教學時只使用其中最基本的功能,而真正能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的示范、討論、提問等功能幾乎不用;二是教學軟件非常缺乏,多媒體課件只是起到了課本搬家的作用,并無充分利用其他影音像的教學效果;三是在課堂教學方式上,仍以“填鴨式”教學為主,以計算機灌輸代替了原來的粉筆加黑板的灌輸;四是盲目且過度依賴多媒體技術,教師成為簡單的解說員,人成為機器的附屬,忽略實際教學需要,排斥傳統教學手段?梢,對于法語教學來講,如果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得當,便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反之,可能影響甚至降低教學質量。事實上,造成上述現象的根本原因是,相當一部分教師,尤其是非師范類專業畢業的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解僅限于純粹技術的使用,而忽略了與現代教育思想相結合并應用,這樣,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地位,缺乏參與意識,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進一步進行探究的愿望,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潛能的發揮,不利于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技能。可以說,上述現代化的技術只是為教學提供了物質基礎,豐富了教育信息資源,如果不同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結合,就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語言教學模式是目前被最為廣泛接受的教學模式之一。探討兩者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對法語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及其教學理念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又稱結構主義,是認知心理學理論的一個重要分支,在眾多的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的努力下,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并逐漸形成了較完整的理論體系。這一理論揭示了人類學習過程的認知規律,闡明了學習如何發生、意義如何建構、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學習環境所包含的主要因素等。該理論認為個體會主動去體驗外部世界,不斷吸納知識并自我學習,學習是以舊有知識為基礎的逐漸地吸納,層層地建構,遇到新知識相沖突時,會反復測試舊知識,且比較新舊的差別,最終將自我調適原有的知識,將新舊知識融合達到學習的效果。因此,建構主義認為個體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于外部世界的認識,從而使自身的認識結構得以發展。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可概括為兩個基本過程,即同化(Assimilation)和順應(Accommodation)。同化是指學習個體把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吸納并整合到原有的認識結構內的過程,它是對原有認知結構的擴充,其結果是認知結構量上的擴展,即個體將外在的信息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使其成為自身的一部分,以豐富和加強已有的思維傾向和行為模式。順應是指個體的認知結構因外部刺激的影響而發生改變,而原有的認知結構無法同化新環境提供的信息,致使認知結構自身發生重組與改造,形成新的認知結構,以適應新環境的變化,也就是說學習者原有的認知結構和新的外在信息產生沖突而引發原有的認知結構的量變,從而建立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隨著同化和順應的循環就形成了人對外部世界的認識過程,也就是知識的建構過程。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反對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刺激一反應模式,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景性。根據上述理念,基于建構主義所發展出來的教學理念強調三個方面的內容:
(1)教師要成為學習者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課堂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
(2)學習者自己控制學習過程、建構學習目標,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3)強調情景的重要性,知識離開了情景就失去了實際意義,對于學習者來說就不是有意義的學習。建構主義強調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教學情景。
綜上所述,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模式就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組織者、指導者和合作者的,利用情景、協作和會話等環境要素來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獲得所需要學習的知識。
三、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法語教學
可以看出,在法語教學中,如果將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理念引入進來,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病,也將極大改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教師的角色。傳統教學模式中,由于受到教學設備等的限制,教師的角色很難從以教師為中心的角色中脫離出來。在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撐下,教師節省了大量的板書時間,可以用更多的時間進行課程的設計,提供教學資源,在教學過程中起著示范和咨詢者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控制著教學的進程。在課件設計上,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與學并重的課件設計方法。這樣,教師的角色就變為促進、啟發、引導、組織和激勵學生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學習的條件,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吸取知識。
2.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極大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傳統教學設備和教學模式所不能達到的效果;诨ヂ摼W的海量信息,利用現代化的手段,將教學內容圖文聲像并茂地展示給學生,并提供友好的人機界面,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學生完全成為學習和認知的主體,學習強調的不再是對知識的記憶,而是重視培養學生分析處理信息和獲取知識的能力。所以,結合現代教育技術,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理念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
3.豐富的教學情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強調的教學情景正是現代教育技術所最擅長提供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生學習語言的真實的場景和交流活動,真正去體驗知識應用的真實情景。利用各種現代化的技術,如多媒體教室、計算機室、校園網、遠程學習系統、虛擬現實技術等,教師可以創造和展示以教學內容為主的趨于顯示的學習環境,將抽象的學習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創造出逼真而又輕松的環境,使學生置身于法語學習的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效提高傳統教學手段所難以提高的聽、說、譯等語言能力。
【淺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法語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英語教學論文05-02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04-30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及其倡導的教學模式04-26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下的網絡報刊英語教學05-03
法語的論文致謝04-28
如何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英語教學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