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囗另类BBWSeⅹHD,av狼论坛,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理论,体育生gv老师浪小辉3p警察

采礦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論文

時間:2023-05-02 08:02:12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采礦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論文

  一、采礦工程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采礦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論文

  1.1采礦工程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我校采礦工程專業課程中有明顯不足,存在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1基礎課程學分比較多,涵蓋的范圍比較窄

  中國礦業大學采礦工程專業實行“5+3”課程體系。前5個學期學習《高等數學》、《大學英語》、《大學物理》等公共基礎課程和《測量學》、《礦山巖體力學》等專業基礎課程,后3個學期學生按地下開采和露天開采方向分別學習《采礦學》和《邊坡穩定》等專業核心課程。公共基礎課包括《高等數學》、《大學英語》、《大學物理》、《計算機基礎》等,共103.5學分,占總學分197學分的52.5%。專業基礎課程包括《測量學》、《地質學》、《礦山巖體力學》《礦山壓力與巖層控制》等,共29學分,占總學分197學分的14.7%。但是基礎課覆蓋人文、數學、物理、英語、計算機、管理、地質、測量、力學等學科,較國外礦業高等學府比如科羅拉多礦業學院較窄。

  1.1.2缺乏采礦工程專業英語和計算機技能的學習

  由于我校和神華集團等用人單位把CET-4和計算機二級通過與否來衡量學生英語水平和計算機水平。采礦工程學生注重通用英語和VisualBasic的學習,而忽視專業英語、通用軟件和專業科研軟件的學習。專業英語采用林在康、杜計平等編著的《TheCoalMiningMethod》,學時只有32學時,而且在《采礦學》、《礦山壓力與巖層控制》等專業核心主干課程沒有全部學完時學習,加上課本艱澀難懂,只是簡單地把《采煤概論》翻譯過來,沒有在課本標注解釋其中的重點采礦專業單詞,大多學生上課時不知所云,難以保證專業英語的教學效果。計算機課程包括《計算機基礎》、《VisualBasic》、《計算機軟件技術基礎》,學時較少,課程內容實用性不強,學習知識面過于狹窄,造成學生計算機能力不足。

  1.1.3缺乏采礦工程師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教育

  采礦工程學科注重理工基礎課程的學習,而沒有開設人與自然、工業衛生、健康和安全、道德與法律等課程,使采礦工程專業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只能在課外培養,職業道德教育不能夠在學校形成,難以培養愛崗愛礦的敬業精神。

  1.2采礦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當前許多高校采礦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中有明顯不足,存在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2.1實踐教學設備不足,教學時間少

  雖然本專業擁有礦業工程國家級實踐教學示范中心,但是教學軟件陳舊,教學模型落后,數量偏少,學生的模型觀摩課所學知識不多,實踐教學設備嚴重不足。采礦工程專業實驗、實習、設計等實踐教學課程學分低,很多實驗融入其歸屬科目中算成平時成績進行考察,比如采礦學實驗6學時,采掘機械實驗4學時,礦山電工學實驗4學時,非煤開采技術實驗4學時、課采礦學課程設計3周,礦山壓力與巖層控制實驗8學時,另外礦井認識實習3周,生產實習4周,畢業實習4周,這些實踐環節學時的安排遠不能滿足教學要求,相應地影響了本科教學效果。

  1.2.2師生比例嚴重失調,教學水平不足采礦工程專業本科學生有1200余人,而任課教師不足60人,師生比低于1:20。與此同時,教師在重科研輕教學的觀念下未能與時俱進提高教學水平,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

  1.2.3實習流于形式,缺乏完整的考核體系

  由于很多實習老師考慮到礦山學生安全問題,不愿意讓學生下井實習,因此很多學生從認知實習、生產實習直至畢業實習,下井次數不足3次,現場跟班見習整個采掘工藝過程的實踐機會幾乎沒有,因此學生對礦井現場的了解有限。目前的采礦工程專業實驗只通過實驗報告來考核學生,實習只通過實習報告來考核學生,設計最終由設計報告來考核學生,除非學生缺課嚴重等,極少有學生在實驗、實習、設計等實踐課程上不及格或影響其畢業,從而使學生不重視實踐課程,不把實踐環節當一回事,學生的實踐效果普遍不高。

  二、卓越采礦工程師本科生階段的培養目標與人才培養框架

  卓越采礦工程師本科生階段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礦區開發規劃、固體礦床開采、設計、施工、科研、經營及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具備畢業后擔任礦業領域骨干、煤礦總工程師或專業礦長能力的高素質工程技術管理人才。圍繞如何培養卓越采礦工程師本科生,針對卓越采礦工程師本科生階段的培養目標,建立了卓越采礦工程師本科生階段人才培養框架。這個人才培養框架的特點是三模塊、三層次。這個人才培養框架將卓越采礦工程師本科生的培養歸納為三個方面:(1)理論學習。卓越采礦工程師本科生的理論學習包括公共基礎課程、采礦專業基礎課程、采礦核心課程。(2)科研創新。卓越采礦工程師本科生的科研創新包括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采礦工程實踐作品大賽等學科競賽、學科前沿講座等創新講座。(3)工程實踐。卓越采礦工程師本科生的工程實踐包括采礦實驗、采礦實習、采礦設計。

【采礦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05-02

高師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探討04-27

對高等旅游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04-28

西部地區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模式探討04-29

幼兒教學及管理模式探討的論文04-27

養殖污染治理模式探討論文04-30

淺析管理科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的論文04-27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探討的管理論文04-27

高職傳媒策劃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05-01

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探討04-28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州市| 庆城县| 沁阳市| 垫江县| 齐齐哈尔市| 南陵县| 来宾市| 尼玛县| 和林格尔县| 鹰潭市| 衡南县| 织金县| 杂多县| 台南市| 岫岩| 文水县| 靖宇县| 内黄县| 辰溪县| 峨边| 香河县| 道真| 绵竹市| 蓬溪县| 钟山县| 东莞市| 凌云县| 西平县| 武宁县| 泗阳县| 安泽县| 板桥市| 松滋市| 镇沅| 佛冈县| 保德县| 博客| 宾川县| 蕲春县| 长武县| 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