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課堂回歸生活
讓 課 堂 回 歸 生 活——談生活化教學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嘗試珠海市香洲區第十二小學 盧美瑄 內容提要:本文主要闡述什么是生活化教學以及我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的一些嘗試,談了四種做法:一、重演生活故事,訓練說話能力;二、創設生活情境,體驗課文內容;三、展示生活亮點,促進個性發展;四、通過生活實踐,感悟課文思想。關鍵詞:生活化教學、生活 近期有幸讀到浙江省東陽市特級教師盧雁紅的《語文生活化教學的認識與實踐》一文,她提出了生活化教學的觀點。她說:所謂生活化教學是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從而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同時將教學的目的要求轉化為學生作為生活主體的內在需要,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的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九年義務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的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體現“全面”和“綜合”是新時期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的一個新理念。語文綜合素質是指能適應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續發展前景的語文素養,要培養這種以促進人的發展為宗旨的綜合素養,必須將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和生活緊密相連;杜威“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既生活”的著名思想,更是強調兒童各種感興趣并且主動進行的學習活動,從課堂向生活的世界回歸。可見,生活化教學的確是符合新課程標準的一種教學形式。在盧老師的理論基礎上,我在教學中進行了生活化教學的一些嘗試,下面就談談我在底年級語文教學中進行生活化教學的一些做法:一、 重演生活故事,訓練說話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表演是兒童的天性,而表演他們生活中所熟悉的生活故事,回歸生活的真實,就更加樂此不疲了。“口語交際”是底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學中利用學生愛表演的天性,讓學生在興趣這一前提下進行說話訓練,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上蘇教版第二冊的口語交際《學會做客》這一課時,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生活中的做客經歷,再讓學生互相表演,互相補充。做客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表演起來非常活躍,使用的語言也特別豐富,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愉快的氛圍中得到訓練,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學活動也變得更加生動。二、 創設生活情境,體驗課文內容生活的邊界就是[1] [2]
【讓課堂回歸生活】相關文章:
源于生活,回歸生活04-28
讓語文教學回歸生活04-30
把生活引進課堂讓課堂再現生活04-29
數學課堂中應重視問題意識的回歸05-01
回歸04-28
作文教學呼喚回歸生活04-29
讓高中地理教學回歸生活04-30
單向度精神危機與回歸生活世界04-29
回歸生活的本色-高一作文大全01-29
幼兒教育生活回歸的實踐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