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典籍文本中美學層面的損失與補償-兼評《論語》英譯的補償技巧
由于語言表達形式和歷史文化的差異,為了保證信息內容的完整傳遞,在翻譯過程中很容易導致一些中國典籍作品在聲文、辭氣、行文等審美效果方面的損失.補償是確保中國典籍譯品完整傳達語言形式本身所承載的信息內容和語言形式生成的外在美感的必由之路.文章分析了<論語>簡潔明快,奇偶相生,文情并茂的美學特征,通過對比分析兩個<論語>英譯版本的部分例句,證明合適有效的補償方法在典籍英譯時能在不損內容的前提下盡可能地保留美學特征,在最大程度上做到與原文對等.其補償法有補償遷移、整體補償、增益補償、文內外注釋等.
【典籍文本中美學層面的損失與補償-兼評《論語》英譯的補償技巧】相關文章:
完善太湖流域生態補償機制,保護太湖山水資源-兼評《江蘇省環境資源區域補償辦法》04-26
從《尚書》兩個英譯本的比較看典籍英譯問題04-27
生態補償概念界定中需澄清的問題04-26
漢語習語的英譯技巧04-26
美學后現代轉向的主題化闡釋--評《后現代轉向中的美學》04-27
獨辟蹊徑的美學探索--評《生態美學》04-26
補償申請書09-01
試論生態補償的內涵04-27
自卑感與補償04-27
過套管補償中子測井在判斷氣層中的應用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