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鋼鐵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模式探析
【摘要】本文從分析鋼鐵企業集團的現狀和問題入手,對鋼鐵企業集團現有的資金管理模式進行了剖析,并從組織管理形式、集權程度、功能、效果、技術要求、適用情況六個方面分析了鋼鐵企業集團資金管理模式的選擇策略,在結合實踐工作經驗基礎上,探討了鋼鐵企業集團全面推行資金集中管理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一撤、二廢、三管”的管理建議,希望能對鋼鐵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工作有所幫助,有效提高管理水平。 【關鍵詞】鋼鐵企業集團 資金集中管理 模式 策略 2012年,中國的鋼鐵企業期舉步維艱,整體陷入低谷,受礦價居高不下、鋼價持續下挫、出產價與銷售價格形成倒掛等多種因素影響,我國鋼鐵行業步入了“嚴冬”期,據《中國產業競爭情報網》披露,2012年1-12月,共調查我國大、中、小型鋼鐵企業11031家,其中虧損企業2102家,虧損面達19.06%;我國大型鋼鐵企業因固定成本過高,產能過剩、需求不足等因素制約形成了“重災區”,虧損面高達28.37%,累計虧損額高達數百億元。部分鋼鐵企業甚至出現了資金鏈斷裂,瀕臨破產等問題。幫促鋼鐵企業渡過“嚴冬”期,實現扭虧為盈的戰略目標,除了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擴大市場份額、調整產品結構、提高技術含量外,還應從加強管理入手,向管理要效益。財務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基本保障,在“現金為王”的時代,資金管理一直以來都被視為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合理的資金管理模式是確保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關鍵。 一、鋼鐵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現狀及問題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鋼鐵企業生產規模壯大,不同企業之間的互動聯合的深入,一大批鋼鐵企業為了更好的適應鋼鐵行業發展需求,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逐步向綜合性集團模式轉變,集團模式的發展促使企業資產規模日益龐大、結構越趨復雜、經營模式更加多元化,與此同時,多個分子公司跨地區、跨行業協同合作和資本鏈條不斷延長等局面,對鋼鐵集團公司資金管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企業集團資金管理問題也隨之凸顯,制約著企業集團的發展。具體如下幾個方面: (1)資金監控相對薄弱。鋼鐵企業向集團模式轉變后,大部分鋼鐵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尚不完善,集團公司的高級管理層,對各分子公司、各分支機構的資金運作環節,普遍缺乏科學、系統、有效的監管手段及決策約束機制作為支撐,衍生了資金運作與控制脫節、資金預算管理流于形式、資金結算管理松散、資金籌資和投資決策活動不規范等眾多的資金管理問題,增加了財務風險。 (2)資金資源配置不合理。鋼鐵企業集團范圍內各分子公司受經濟狀況、盈利能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造成分子公司之間資金短缺和資金充盈現象并存,集團整體資金利用效率低下,并且各分子公司多頭開戶、資金分散,子公司之間進行結算時,資金體外循環,財務成本高,資金資源配置不合理,未能充分發揮資金整體聯動效應。 (3)資金管理信息傳遞不及時。部分鋼鐵企業集團尚未建立集資金管理、資金調配、資金運用、資金監控多維為一體的、統一的資金管理平臺以及“資金池”,缺乏從宏觀層面、迅速掌控集團范圍內整體資金流的能力,集團公司、各分子公司和各分支機構的資金管理、核算、信息資源不能形成有效聚合,容易造成集團公司范圍內各分子公司、各分支機構資金狀況不透明、資金管理薄弱、信息傳遞滯后等問題。 二、鋼鐵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模式概述 按企業資金管理組織模式劃分,鋼鐵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模式主要有統收統支、撥付備用金、結算中心、內部銀行和財務公司五種管理模式。 (1)統收統支模式。即將集團公司所有現金收付活動,全部納入集團公司總部銀行賬戶統一管理,下屬分子公司、分支機構等不設置銀行賬戶,該模式下集團公司對資金計劃、支付、劃轉、審批等權力的掌控高度集中。 (2)撥付備用金模式。即集團公司對下屬分子公司、分支機構,按照企業經營生產需要以及相關制度規定,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撥付一定額度的現金,備其生產經營使用,在實際發生費用,支付現金后,由各分子公司、分支機構履行相關審批程序,并持原始憑證到集團公司相關部門辦理報銷手續補充資金。 (3)結算中心模式。即根據集團公司財務管理需要而設立的內部資金管理機構,是以資金籌集的方式,為集團內分子公司和分支機構的資金融通、結算、收支等一系列資金活動進行統一撥付、集中監管的資金管理模式。它是企業集團模式下資金管理發展到一定時期的必然產物,能有效幫助企業監控資金流。 (4)內部銀行模式。即集團公司將銀行信貸和結算的職能、方式引入到集團管理中來,以信貸資金統籌運作模式,將集團范圍內各分子公司、分支機構的閑散資金統一調配,并通過加強、完善集團內部結算、考核機制,建立企業管理、財務管理、融資信貸三維一體的管理體制,最大限度減少資金占用,盤活資金,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資金管理模式下母子公司是借貸關系。 (5)財務公司模式。即擁有法人資格,且經營部分銀行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將完全市場化的管理模式,引入到集團資金管理中,它的主要職能包括了資金籌資、資金供應、投資等。集團各分子公司、分支機構對現金使用和取得具有決策權和相對獨立的財權。 三、鋼鐵企業集團資金管理模式的選擇策略 從我國鋼鐵行業資金管理現狀中發現,目前大部分集團公司都存在多頭開戶、銀行賬戶管理混亂、資金管理分散、財務成本較高,資金預算管理形同虛設,監督考核執行力度不強等問題,上述資金管理問題制約了鋼鐵行業的發展、不利于鋼鐵企業集團發揮資金整體優勢,易形成大量資金沉淀和資金體外循環,降低資金綜合利用率。 在選擇鋼鐵企業集團資金管理模式時,主要圍繞“二”個結合和“一”個取舍進行判斷,一是結合鋼鐵企業的行業特點;二是結合集團發展周期及存在的問題;三是對“集權”、“分權”和“集權與分權相結合”三種模式進行取舍。五種資金管理模式并沒有優劣之分,只有哪種模式更適合企業發展的現狀,因此不同的鋼鐵集團、不同的時期,資金管理模式的選取策略均不相同。 筆者依據企業的發展周期(創建初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結合組織管理形式、集權程度、功能、效果、技術要求等不同模式下的資金集中管理特點,分析鋼鐵企業集團適合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有針對性提出指導性意見。集團公司在創建初期生產經營開始起步、經濟實力相對薄弱、技術設施還不完善,在此階段可以選擇技術要求相對較低、集權層度高度集中的統收統支模式和撥付備用金模式,隨著集團公司經營發展的不斷壯,進入了快速成長期,此時原有的模式可能不再適合資金管理的需要,這是可以選擇技術要相對較高、集權和分權相結合的結算中心管理模式,接下來企業集團公司經營發展的步入成熟期,企業制度機制的不斷完善、企業經濟實力逐漸雄厚,此時可以選擇軟、硬件條件要求高,但功能強大的內部銀行模式和財務公司模式,最后企業進入衰退期,該時期應綜合考慮經營狀況、經濟能力,對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做出最合理的判斷,擇優選擇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管理模式。 四、鋼鐵企業集團全面推行資金集中管理的思考 (一)撤銷資金集中管理要求以外的銀行賬戶,全面實行資金集中管理 撤銷各分子公司、各分支機構現有的、資金集中管理要求以外的銀行賬戶,將資金“收入業務和對外付款”業務全部納入集團公司開設的銀行分賬戶中進行操作,并在銀行、現金的支付業務操作中,嚴格實行“線下”、“線上”三級復核審批制度。即:“線下”依據內控授權對個分子公司、分支機構的資金收付業務實行部門主管會簽、分管領導審核、公司主管領導審批的“三級”復核審批制度;“線上”依據資金集中管理系統、網銀系統授權,實行會計人員初審、財務部門負責人復核、公司總會計師審批的“三級”復核審批制度,并在財務部門負責人復核收付款業務時,隨機地抽查、核實收付款業務的簽認情況,確保收付款業務的真實性。 (二)廢止“二種”管理形式,確保資金監管到位 一是廢止分散會計管理形式,實行會計核算聯網和集中。通過不斷研發、建立財務信息系統的網絡核算功能,將各分子公司、分支機構全部納入集團公司會計集中核算體系,通過“線上”監督及對大額資金收支業務核算的審核,進一步加強會計核算和資金管理業務的監督控制。 二是廢止各自獨立運行的財務和經營管理形式,實施統一的財務和經營管理制度。集團公司通過制定統一標準、統一操作、統一考核的制度體系,建立集中統一管理模式,明確的崗位職責、規范各項資金業務的操作規程,確保資金管理監控。 (三)實行“三種”管理模式,確保資金使用安全 一是財務系統內推行業務包保管理模式。集團公司可以針對部分子公司、分支機構財務管理基礎薄弱,人員結構不合理等現狀,在集團財務系統內推行業務包保管理制度。即:集團財務部門的各個業務骨干,均掛點包保一個或兩個分子公司、分支機構的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業務,并進行嚴格的責任掛鉤管理。通過日常網上、電話交流等“點對點”的方式進行操作指導、業務幫扶以及定期對分子公司、分支機構的業務開展情況進行檢查監督,不斷強化財務工作的管理監督力度。 二是實行“一把手”資金管理責任制,將資金運行情況及風險控制與各分子公司、分支機構的績效掛鉤考核。促使各企業負責人及時了解資金狀況和收支動態,保證經營管理者與會計人員之間資金信息的及時溝通,規避資金業務操作過程及資金管理環節中可能存在的風險。 三是建立有效的監督與檢查機制。從制度和操作“兩個”層面對財務工作及人員行為等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并以該制度為依據,規范資金收支的內控審批程序及內控授權等具體內容,增強財務工作管理及資金集中管理執行力度。 參考文獻: [1]彭敏,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模式[M],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05).
【鋼鐵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模式探析】相關文章:
企業集團管理模式的研究04-30
學科館員制度的管理模式探析04-30
集團公司的資金管理模式分析04-26
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動態管理模式探析04-28
學分制教學管理模式探析05-02
房地產企業集團資金內部融通研究04-27
高等體育院校非教育實習管理模式探析04-29
美日韓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及借鑒04-26
論企業集團化財務構建管理模式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