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細菌DNA序列可作信息“存儲器”
阿根廷科學家近日成功將該國國歌旋律以人工基因編碼形式植入某種細菌染色體中。這一方法不僅可以用來存儲音樂旋律,還可能發展為一種擁有巨大應用潛力的信息存儲方式。
據阿根廷媒體報道,主持該項研究的阿根廷信息生物學家費德里克·普拉達介紹說,生物的DNA(脫氧核糖核酸)由四種脫氧核苷酸組成,即腺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和鳥嘌呤,分別用字母A、T、C、G表示。研究人員通過不同組合對四種核苷酸進行編碼,使之對應不同的音符,然后將音符按照阿根廷國歌的旋律排列,并植入某種細菌的染色體中。
據介紹,被植入細菌染色體的基因片段以一條DNA鏈形式存在,這條DNA鏈雖然經過人為修改,但是在細菌繁殖過程中也會被精確復制。由于這條修改過的DNA鏈存在于細胞質粒而非細胞核中,也不會影響細菌正常的生理活動。
普拉達說,這是一種有巨大應用潛力的信息存儲方式。首先細菌繁殖能力很強,一般20分鐘就可以復制一次,如同一個“生物復印機”。更重要的是,這種方法可以帶來強大的存儲能力,一個擁有6萬冊藏書的圖書館,如果以人工基因編碼形式存放在細菌染色體中,將只有0.01克,存儲的信息還可以隨時提取。
該項目研究小組還專門建立了一個網站,網站上設有一個轉換系統,當用戶上傳一段音樂旋律后,網站會自動轉換為基因編碼。目前該網站只能接受MIDI格式音樂,研究人員正在進一步完善系統,不久后就可以接受任何格式的數碼音樂。
【細菌DNA序列可作信息“存儲器”】相關文章:
馬鹿線粒體DNA序列多態性分析05-02
k-長DNA子序列頻數分布研究04-27
柔紅霉素與DNA作用的序列特異性研究04-26
貴州瑤族3支系Y-DNA及線粒體DNA序列多態性分析04-29
線蟲DNA序列沿染色體進化的非均勻性04-30
猛禽和夜鷹類的線粒體DNA序列比較和分子進化關系的研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