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決定于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教師要正確指導學生通過關鍵詞語的理解,認真品味,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更要注重以學生的發展為主,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尊重學生的認識規律和獨特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
學生是具體的、活生生的、有豐富個性的、不斷發展的主體,因此,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我嘗試建立的“自主參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是指在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前提下,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參與中學會知識、發展智能、完善人格。
一、閱讀教學,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
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是兒童的天性,而傳統的師問生答的、由教師單向灌輸知識的教學模式卻扼殺了兒童的這一天性,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所以,課堂上必須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改變過去那種由教師確定目標,引導學生達標的牽引式的教學模式,放手讓學生先進行嘗試性閱讀,做到學生自明目標;自尋學路,教師以學定教。同時,要在嘗試性閱讀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產生創新的欲望。
在閱讀中遇到的一些簡單問題,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就可解決的,要鼓勵學生運用學法或自創學法,獨立試讀,自問自答。教師要給學生創設展示自學成果的機會,對于學生的創新性學法,教師應大加贊揚,并倡導大家學習運用。這樣,學生感受到自創學法的益處與樂趣,學習積極性更高了,創新的興趣也就更濃了。
如教學《不愿長大的小姑娘》一課時,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讀課文,談出自己的收獲。師問:“讀了課文,你從中讀懂了什么?請到講臺展示你的學習的成果。”教師鼓勵學生大膽的到講臺把自己的學習成果介紹給大家,使學生感受到自創學法的益處與樂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高了,探究學習的興趣也隨之更加濃厚起來。師生共同參與學習,并給予展示的學生大加肯定與贊揚。
二 鼓勵學生質疑,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見,學與思是閱讀教學過程中有機統一的兩個方面。因此,要指導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使學生會思、善想,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個性思維品質。
創造思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求異性,所以,要鼓勵學生勇于標新立異,養成探求真知的習慣。為此,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營造出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師生共同商討,各抒己見。讓每個
[1] [2] [3] [4]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相關文章:
閱讀教學中創新型思維素質的培養04-29
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04-27
淺談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04-29
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04-29
語文閱讀教學應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04-29
在基礎護理操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04-30
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04-29
在機械原理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04-30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的論文04-27
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嘗試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