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囗另类BBWSeⅹHD,av狼论坛,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理论,体育生gv老师浪小辉3p警察

五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

時間:2025-01-08 05:39:38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五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15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15篇)

五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1

  一教學內容

  真分數和假分數的練習課

  教材第72一74頁練習十三的第1一13題。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鞏固學生對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認識,并能正確地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

  2.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復習的良好習慣。

  三重點難點

  綜合應用分數的意義及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知識解題。

  四教具準備

  投影。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談話:前幾節課,我們研究了有關分數的哪些知識?

  學生回憶并回答。

  老師:今天,我們就來應用這些知識解題,看誰掌握得好。

  (二)教學實施

  1.完成教材第72頁的第1題。

  讓學生在課本上填一填,并讀一讀。

  2.完成教材第72頁的第2題。

  老師提示:把一個橢圓或一個六邊形看作單位”1“。

  讓學生看圖在課本上寫出分數。

  提問:還可以把誰看作單位”1“?涂色部分占幾分之幾?學生自己確定單位”1“,再看圖寫出分數,集體交流。

  3.完成教材第72頁的第3題。

  請學生根據分數的意義,聯系實際,作出判斷并說明理由。

  4.完成教材第72頁的第4題。

  學生獨立看圖寫出分數,并讀一讀。

  提問:帶分數是由幾部分組成的?

  5.完成教材第73頁的第5題。

  學生先自己試著填寫,然后匯報自己是怎樣想的?

  學生可以根據分數的意義直接寫出答案,也可以根據題意列出除法算式,再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寫出答案。

  6.完成教材第73頁的第6題。

  老師指導學生從左往右看,從左往右填。

  7.完成教材第73頁的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8.完成教材第73頁的第8、9題和第74頁的第11題。指導學生仿照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倍的方法列出除法算式,再根據分數與除法關系寫出答案。

  9.完成教材第74頁的第10題。

  請學生用假分數和帶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

  10.完成教材第74頁的第12題。

  讓學生看表回答教材上的問題,然后引導學生找出規律。

  11.完成教材第75頁的'第13題。

  學生根據題目要求寫出答案,并集體交流,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鞏固對真分數和假分數意義的理解。

  (四)思維訓練

  1.一個分數號(a、b都是自然數),若2<a<6,3

  2.有分母都是7的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各1個,而它們的大小只相差一個分數單位。這三個分數各是多少?

  3.在括號里填上”>“、”<“或”=“。

  (1)A=+,A()1。

  (2)B=+,B()2。

  (3)C=++,C()3

  (五)課堂

  通過今天的復習,學會正確應用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有關知識,靈活解決一些數學問題。

五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數除法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即方程法、算書法。

  能力目標:

  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學生合作學習,愿意交流,體會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找單位“1”和等量關系的方法。并根據等量關系式列方程或者用算書法解答問題。

  教學策略:

  分析百分數的意義,找準標準量,寫出關系式,列方程和算數式,比較這兩種方法的不同點。

  教學準備:畫有百分數信息的表格和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說一說用方程解答分數除法應用題的步驟是怎樣的?用算書法解答呢?

  二、練習

  1、出示72頁“練一練”的第4題,分析表格信息資料,提問:學校圖書館共有多少本書?然后把統計表填寫完整。

  做這道題時,先引導學生從第橫行中的.數據入手找等量關系:總本書×20%=科技類(2400),求出總本書后,再求出學科類和故事書占總本書的百分比。

  2、實踐活動

  統計你家上個月的支出情況,支出項目可分為食品、服裝、書包等。算算每個項目的支出占總支出的百分之幾,繪成統計表。

  三、課堂總結

  學生談自己的收獲。

  板書設計:

  練習課

  總本書×20%=科技類(2400)

五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使學生熟練掌握常見的分數轉化成小數,提高計算能力。

  2、通過練習講解,使學生熟練掌握分數有關問題的解答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教學流程

  一、分數轉化為小數的方法:

  要根據具體的數據選擇合適的方法。如1/2可以用1除以2等于0.5算;而2/25可以先等于8/100再等于0.08而帶分數轉化成小數的'時候,直接把整數部分寫成整數部分,分數部分轉化為小數部分。指出學生的錯誤:轉化成假分數后再轉化成小數。

  舉例:2又2/25

  二、學生在作業本上完成指定的練習:

  1/2=

  1/3=2/3=

  1/4=2/4=3/4=

  1/5=2/5=3/5=4/5=

  1/6=2/6=3/6=4/6=5/6=

  1/8=2/8=3/8=4/8=5/8=6/8=7/8=

  1/9=2/9=3/9=4/9=5/9=6/9=7/9=8/9=

  分母是兩位數的分數:

  1/20=()/100=

  1/25=()/100=

  1/40=()/1000=

  1/50=()/100=

  算一算:1/16=()

  可以用除法算,也可以想它是1/8的一半也就是0.125的一半。

  繼續推算:1/321/64

  小結:分數轉化成小數時,有的可以除盡,有的不能除盡。不能除盡時,要么根據題目的要求保留,題目沒要求的時候,通常保留成兩位小數。

  分母是兩位數的分數,要知道上面這些是可以除盡的,更多的是不能除盡的。

  三、作業指導:

  1、比大小的實際問題(題略)

  要求學生分三步:

  (1)分數轉化成小數

  (2)小數與小數的大小比較

  (3)完整的答句

  2、解決“每一步的長度?”應該用長度÷步數

  3、數軸上寫分數

  1/3:在0~1之間量出長度3厘米,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第一份就是1厘米,點上點,寫好1/3

  5/5:也就是1。可以直接在“1”上寫5/5

  1又1/4:在1~2之間,3厘米的1/4是7.5毫米,那就是在1后面的7.5毫米處寫上1又1/4

  9/4:先改寫成帶分數2又1/4,方法基本同上。

  9/3:也就是3,在3的地方寫9/3

  小結:在數軸上寫分數,假分數的要先轉化成帶分數或整數,然后再看把“1”平均分成了幾份。

  4、判斷題:把單位1平均分成5份,這樣的3份是3/5

  一個分數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數單位就越小。

  讓學生說明判斷理由。特別是后面一個判斷題。

五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4

  教學內容:練習十三的第6~10題

  教學目的:通過解答有關計劃數與實際數的應用題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兩步應用題與三步應用題的數量關系,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做教科書第55頁第6題,做完后,集體訂正。

  二、講評上節課作業中的問題

  教師選出上節課作業中出現問題較多的一、兩道題,請一、兩名學生做在黑板上,然后給全班同學說一說,應該怎樣分析數量關系,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師應給予必要的強調和補充,并糾正學生作業中所出現的錯誤。

  三、應用題練習

  1、做練習十三的第7題

  請一名學生讀第(1)題:

  光明小學校辦工廠要制作4500套教具,計劃每天做300套。實際每天比原計劃多做75套,完成原生產任務要多少天?

  教師:這道題已知什么?求的是什么?要解答這道題,應該怎樣分析?

  小組討論,指名回答。

  教師:怎樣求出實際每天做多少套呢?可以有幾種分析方法?

  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1)題中告訴我們,原計劃每天做300套,還告訴我們,實際每天比原計劃多做75套。這樣就可以先算出實際每天做多少套。

  (2)也可以從已知條件開始分析。由后兩個已知條件,可以先算出實際每天做多少套。再用4500套除以實際每天做的套數,就得到完成原生產任務要用多少天。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同時請一名學生做在黑板上,最后集體訂正。

  再請一名學生讀第(2)題

  教師:把第(1)題的第二個條件改成“計劃15天完成”后,解答時所需要的條件有什么變化?

  小組討論

  讓學生把第(2)題也做在練習本上。同時請一名學生做在黑板上。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比較這兩道題。

  教師:誰能說一說這兩道題有什么不同?

  指名請兩、三名學生說,教師提示、補充。

  2、做練習十三的第8題

  讓學生獨立審題,在練習本上解答。教師巡視,個別指導,重點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做完后,集體訂正,請一、兩名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分析數量關系的.。

  3、做練習十三的第9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并解釋題意,使學生理解“計劃全年生產洗衣機16800臺”和“提前2個月完成”是什么意思。這就是說,計劃是12個月完成,實際是(12-2)個月完成。弄清計劃與實際用的時間后,再讓學生弄清“照這樣的速度”是哪樣的速度。經過分析,學生弄清計劃生產與實際生產的數量關系后,可以讓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解答。做完后,集體訂正。

  四、小結

  今天我們又進行了解答應用題的練習。其中最重要的是分析數量關系。從今天的練習題來看,分析時可以從問題出發,逆推去找所需要的條件,直到能從已知條件先算出來為止;也可以從題目給出的已知條件出發,依次考慮可以算出哪些結果直到能與所求的問題聯系上為止。有時我們也可以把問題和條件聯系起來想。

  在遇到與計劃數和實際數有關的應用題時,要分清哪個是計劃完成的時間和工作效率,哪個是實際完成的時間和工作效率。總之,我們要在弄清題意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數量關系,找出解答方法。

  五、作業

  練習十三第10題

  東風農機廠原來制造一臺農業機器用1.43噸鋼材,技術革新后,每臺節省鋼材0.11噸.原來制造300臺機器的鋼材,現在可以制造多少臺?

  六、板書設計:

  七、教后感:

五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一步溝通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加減法的聯系,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2、提高計算能力,發展數學思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重點:

  溝通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加減法的聯系。

  三、難點:

  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四、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設計。

  五、教學過程。

  (一)回顧與整理。

  (二)練習與應用。

  (三)全課小結。

  1、說說本單元我們共同研究了哪些內容。

  通過學習有哪些收獲與感受?

  2、怎樣計算小數加減法?

  (1)用豎式計算時,為什么要把小數點對齊?

  (2)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有哪些相同點?

  (3)比整數加減法有哪些注意的地方?

  3、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小數加減法也同樣適用嗎?

  (1)完成練習與應用的'第1題:

  口算時也要讓學生說一說部分題的注意點和計算方法,特別是進位加與退位減,以及被減數的數位不夠的情況與結果末尾是0的情況。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更形象的復習了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完成練習與應用的第2題:

  由于題目較多,可讓學生任意選擇其中的一些,然后集體訂正,學生也要說出列豎式的注意點,并列舉計算中一些典型的錯誤,讓學生在改錯中更深刻的體會計算的方法。

  (3)完成練習與應用的第3題:

  提醒學生認真分析每道題目的數據特征,并合理地選擇相應的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把整數的運算定律通過合理的遷移,最終能熟練地應用在小數加減法,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4)完成練習與應用的第4題:

  結合示意圖理解題意:

  ①竹竿的高度分成幾個部分的和?

  ②現在已知幾個部分?

  ③第三部分的高度就是什么的高度?

  ④怎樣求池水的深度?

  ⑤用什么方法?列出算式并解答。

  ⑥集體訂正。

  (5)完成練習與應用的第5題:

  ①先簡要介紹鈣在人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的作用,再讓學生看著統計表說說各種食品每1000克中的鈣含量,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②分別解答相關的問題,并提出問題。

  (6)完成練習與應用的第6題:

  ①教師首先講解,讓學生弄清當日水位、警戒水位的含義以及水位上升下降的表示方法;其中“水位變化”欄中的數字是與前一天比較的差值。

  ②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有關正負數和小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在這里,比前一天多就是正數,比前一天少則是負數。

  (7)完成練習與應用的思考題:

  ①先介紹自由落體運動的有關知識和基本規律。

  ②引導學生利用列表的策略進行解答。

  ③集體訂正。

  ④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

  ⑤增長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就是小數加減法的運用啊,小數加減法的運用還遠遠不止這些呢,你還能在我們的身邊找到小數加減法的運用嗎?課后去找,比一比誰找得最多。

  ⑥讓學生分組討論,并在全班進行交流。

五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6

  教學內容:練習十四第9~15題

  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行程問題的應用題;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解答應用題的`解題步驟;培養學生靈活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加強對這類應用題的訓練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口算

  6.4+3.60.48÷166.3+2.45+3.7

  32×2.57.3-0.982.5×6-2.5

  7.5÷153.6÷1.80.15×7×4

  二、課堂練習

  1、揭示課題:相遇問題練習課

  (1)出示:兩輛汽車同時從兩地相對開出,甲車每小時行6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70千米,3小時后兩車相遇,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指名讀題

  指導畫線段圖

  學生獨立列式,說說思考方法

  (2)議題:甲車先開出1小時后乙車才開出,再經過3小時相遇,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該怎樣畫線段圖

  怎樣求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3)兩輛汽車從相距30千米的兩地相背開出,3小時后兩車相距多少千米?畫線段圖

  要求3小時后兩車相距多少千米,就是求什么?

  (4)把題1改成已知兩車速度和兩地距離,求相遇時間的應用題

  學生列式,并說出數量關系式

  (5)把題4改成兩地相距450千米,兩輛汽車從兩地相向開出,甲開出1小時后,乙才開出,再過幾小時兩車相遇?

  2、練習(做在作業本上)

  (1)改編P62第10題

  (2)條件稍有變化P63第11題

  (3)行程方向變化,實質一樣P62第12題

  (4)行程方向一致,速度不同,需作圖幫助理解P64第13題

  以上四題,學生獨立解答

  學生如有困難可先作提示,再按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步驟和方法,畫一下圖,想想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輔導差生。

  3、綜合練習

  P64第14、15題

  學生獨立解答,教師輔導

  三、

  今天我們進行了解答應用題的練習。大家要注意,無論是解答什么樣的應用題,一定要在弄清題意、認真分析數量關系的基礎上解答。當題目比較復雜,可以畫出線段圖思考。

  四、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十四第9題

  五、板書設計:

  六、教后感:

五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7

  復習內容:

  教材練習十相關題目。

  復習目標:

  1.使學生熟練掌握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2.經歷用小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

  3.使學生了解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

  教學重點:

  靈活運用小數除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明白解決思路和算理。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

  一、知識梳理

  師提問1:你是怎么進行小數除法計算的?

  提問2:我們學習了哪些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提問3:舉一個例子,表示循環小數。

  學生思考,指名回答,適時指名補充。

  小結: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和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相似,只需要將除數中的小數轉化成整數再除。“四舍五入”“進一法”“去尾法”都是我們學習過的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解決問題。10÷3=3.3333…,商就是循環小數,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字就是循環節。

  二、針對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十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學生匯報計算結果。

  2.完成教材練習十第3題。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學生投影展示計算結果,集體交流訂正。

  3.完成教材練習十第4題。

  先由學生獨立計算,指名匯報,教師結出規范解答:

  9.7+2=11.7(分)

  11.7÷1.5=7.8(分)

  綜合:(9.7+2)÷1.5=7.8(分)

  三、鞏固練習

  1.下面的說法對嗎?

  (1)16.666是循環小數。()

  (2)無限小數比有限小數大。()

  (3)循環小數一定是無限小數,所以無限小數也一定是循環小數。()

  (4)0.789789…用循環小數的簡便記法是0.789。()

  獨立完成,指名回答并說說判斷理由。

  2.比一比,哪種小食品最便宜:

  巧克力蛋卷:

  2千克12.5元

  奶油小餅干:

  3千克16.9元

  五香蠶豆:

  0.5千克2.51元

  草莓布丁:

  4千克20.45元

  先獨立思考并解答,再指名匯報,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3.完成教材練習十第7題。

  (1)學生獨立思考,根據題中信息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并解答。

  (2)投影展示典型案例,并指名說說自己的想法。

  (3)師生共同訂正。

  四、拓展延伸

  1.食堂買來7桶同樣的油,如果從每桶油中各取出30.4kg,則剩下的油剛好相當于原來3桶油的質量。原來每桶油重多少千克?

  30.4×7÷(7-3)=53.2(kg)

  2.近似值是3.30的.三位小數中,最大的是幾?最小的是幾?

  最大:3.304

  最小:3.295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練習,你又有哪些新的收獲?你還有哪些問題?和大家說一說吧。

  六、作業布置

  教材練習十第1、5、6題。

  學生回憶,在頭腦中迅速整理本單元所學的知識,通過思考和表達,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和理解。

  練習中,要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獨立完成和自主交流相結合,不必擔心出現問題,出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是最好的學習過程。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學生的練習情況良好,掌握了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計算正確率較高,并能比較靈活地應用小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不足之處:有個別學生對于概念性的問題理解不深刻。

  教學建議:注重個別輔導,爭取個別學生在計算方面有所提高。

五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8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2~43頁,練習七第9~14題、思考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加深單位“1”及分數意義的理解,更好地認識真分數和假分數,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增強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識,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加深單位“1”及分數意義的理解,更好地認識真分數和假分數,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板書:認識分數。

  關于分數,你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板書:分數的意義、真分數、假分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

  2、今天我們進行一些綜合練習,幫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這些知識。

  二、綜合練習

  1、完成練習七第9題。

  獨立完成涂色。交流核對。

  每組圖中分別涂了幾份?你是怎樣想?說說11/4表示的意義?

  2、完成第10題。

  獨立完成填空。

  4/9的分數單位是什么?它有幾個分數單位?白色部分可用幾分之幾表示?為什么?

  第二組圖的分母為什么是5?它有幾個分數單位?

  3、完成第11題。

  1讀出分數,說出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各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說出這些分數中哪些是真分數,哪些是假分數?

  4、完成第12題。

  分別說說是把什么看成單位“1”?

  說出每個分數表示的意義。

  5、完成第13題。

  “平均每天燒這堆煤的幾分之幾?”把什么看作單位“1”?這堆煤應該平均分成幾份?(10份)為什么?3天燒的就是幾個1/10?(3個)

  6、完成第14題。

  獨立完成,說說自己的想法。

  展示學生作業,匯報想法。

  你們所畫的圖形有什么相同點?

  7、完成思考題。

  獨立填寫分數,交流匯報。

  右邊的圖,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每個涂色的形狀相當于把單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涂色的部分是這樣的幾份?用分數表示是什么?

  三、課堂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對分數有了什么更深入的了解呢?

五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9

  教學內容:練習十三的第11~18題

  教學目的:通過解答文字題和應用題的綜合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計算練習

  1、教師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學生回答

  1.6×500.52+0.150.9÷0.15

  3.8+4.70.6×0.048-5.7

  7.2÷0.62.6-0.521.4×60

  2、出示下列各題

  75.6÷13.5-(3.6+1.78)

  〔15.2+(8.4-4.5×0.8)〕÷1.6

  請兩名學生在黑板上計算,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做,然后集體訂正,著重說明計算順序

  二、列綜合算式練習

  1、做練習十三的第11題

  先讓學生自己看書弄清題意,在練習本上做這兩道題。然后請兩名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列式計算的。特別注意讓學生說明為什么要使用中括號。

  集體訂正

  2、做練習十三的第12題

  讓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做,然后集體訂正。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列式計算的,特別是如何使用括號。

  教給學生縮句法。

  三、解答應用題練習

  1、做練習十三的'第13題

  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做,教師巡視,個別指導,然后集體訂正。

  2、做練習十三的第14題

  教師:這道題要求我們用兩種方法解答。大家先仔細看看題目,想一想,要求一共要用多少天,可以有哪兩種不同的思路?

  請一、兩名學生說一說,再讓學生自己做在練習本上。如果學生能想出另外的解法,要給予表揚。

  3、做練習十三的第17題

  教師:這道題要求補充上問題,編成三步應用題,再解答。大家想一想,補上什么樣的問題才行?

  小組討論后指名回答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式解答。

  4、做練習十三的第15題

  讓學生獨立解答,提示:得數保留整數。

  四、

  今天我們又進行了解答文字題和應用題的綜合練習。在列綜合算式時,要注意根據具體情況使用括號。在解答兩步以上計算的應用題時,要注意認真弄清題意、分析數量關系,有時還可以想一想有沒有其他不同的解法,使解答的過程更簡便。

  五、作業

  練習十三的第16、18題

  六、板書設計:

  七、教后感:

五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10

  教學目標和要求

  1.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正確地讀寫百分數能運用百分數表示事物。

  2.會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問題

  教學重點

  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問題

  教學難點

  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準備

  組織學生收集生活中的`分數、百分數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備注欄

  一、復習舊知

  讓學生說說百分數的含義

  二、指導練習

  1.教科書第73頁第3題

  要求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最后全班講評

  2.教科書第75頁第8題

  先讓學生理解題意,明白“成活率”指的是成活的棵數與所有植樹總棵樹的百分幾。

  獨立完成后,全班講評

  3.教科書第75頁第10題

  先讓學生明白“優秀率”的含義,鼓勵學生找出等量關系,列方程解答。

  4.教科書第75頁第11題

  先看表,弄清題意,然后獨立完成。

  學生匯報全班講評

  5.教學“實踐活動”

  先組織學生在課堂上交流,體會百分數、分數之間的聯系。

  然后鼓勵學生分別總結生活中使用百分數和分數的例子,結合具體事例談談自己的體會。

五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11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長方體的長、寬、高和正方體的棱長,再應用公式計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 通過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應用長方體體積公式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體積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引入

  1、復習上一節課學過的知識。

  提問: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是什么?

  2、應用公式計算體積

  (1) 一個長方體,長8厘米,寬6厘米,高4厘米,求體積是多少?

  (2) 一個正方體,棱長是9厘米,體積是多少?

  二、 練習(教材43頁練習題)

  1、 第5題 要求學生認真讀題,注意最后的問題是需要多少升水?計算出來的體積單位是立方分米,要換算成升。

  2、 第6題 要求獨立思考練習,與同伴交流,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 第7題 教師指導練習,結合書上的圖想一想,再說一說,最后算一算。提示,正方體的每一條棱長都相等,先確定棱長。

  4、 第9題

  實踐活動(見教材)

  三、 作業練習

  完成配套練習

五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12

  教學內容:完成第21頁練習四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熟練地計算不同梯形的面積。

  教學過程:

  練習四

  一、第2題讓學生先在小組里說說怎樣找出面積相等的梯形。由于這4個梯形的高相等,只要比較它們的.商、下底的和是否相等。這幾個梯形中,除左起第3個梯形之外,其余的面積都是相等的。

  二、第3題右圖是直角梯形,可以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直角梯形中與上、下底垂直的那條腰的長度就是梯形的高。

  三、第5題要注意兩個問題:1、統一面積單位;2、講清楚數量關系。

  四、第6題先搞清楚水渠和攔水壩的橫截面積分別是指圖中的哪個部分,分別是什么形狀,圖中標出的條件又有哪些。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分別進行計算。

  五、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適當的進行補充和強化。

五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13

  教學目標: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以及計算能力。

  知識目標:

  體驗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歡數學的情操,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體驗成功的歡樂。

  教學重點: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策略:

  在小組間交流合作的基礎上,提高計算能力和計算速度。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前一課我們學習了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你們還記得嗎?老師考一考你們好嗎,看題目。

  6÷=÷=÷=÷=

  2÷=÷=÷=÷=

  通過提問,全班訂正,導入新課。并評價。

  二、用小黑板出示下列題目。

  3x=x=10x=25x=

  提問學生解方程的規律,并指名說一說第一小題的解法。

  其它題目獨立作,全班訂正。

  三、課本第三題

  指名說出題目的意思,然后解答,全班判定。

  四、第四題

  1、先獨立計算,全班訂正。

  2、小組間交流發現了什么規律。

  3、全班交流。

  4、教師小結。

  板書設計:

  整數除以分數

  除以真分數商大于整數

  整數除以分數除以1商等于整數

  除以假分數商小于整數

五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14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2、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二、教學重點:掌握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難點:理解除不盡的保留小數。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和卡片。

  四、教學過程:

  A、口算訓練:P-45第一題。

  B、強化練習:

  1、求下面各題商的近似值。(得數保留三位小數)

  6.14÷3.566÷1114.13÷0.19

  提問:a、保留三位小數除數要除到小數部分第幾位?

  b、抽三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

  c、校對,說一說錯的`理由。

  2、計算下面各題。(除不盡的保留一位小數)

  101.7÷0.098.12÷1422.6÷0.33

  提問:a、除不盡怎么辦,除盡怎么樣?

  b、先計算,你發現哪道題除不盡。

  c、校對,說一說錯的理由。

  C、講解應用題:P-48第四題

  1、保留兩位小數要除到小數部分的第幾位?

  2、橫式和答語要注意什么?

  D、選擇題:P-48第六題

  1、先學生四人討論。再完成作業。

  2、你認為哪一道是準確的,為什么?

  E、發展題:

  一個兩位小數除以0.6得到近似商是1.4,這個兩位小數可能是哪些小數?

  1、先讓學生思考,合作討論。

  2、如學生感到困難教師啟發商大于或等于1.35且小于1.45,然而再求被除數是多少?

  F、布置作業:P-48第三題的余下部分和第五題。

五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15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提升學生對圓的認識。

  教學流程:

  一、回顧導入。

  學生介紹已經知道的圓的知識,教師有選擇地板書:圓心、半徑、直徑。

  揭示課堂--圓的(再次)認識。

  二、圓的再次認識。

  ⒈感受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⑴按要求畫圓。

  媒體分步出示練習十七第2題。

  自己畫;媒體出示中規范畫圓的方法;仿照媒體中的畫法規范畫圓,提醒學生們在圓中標出半徑或直徑。

  ⑵快速畫圓。

  媒體出示練習十七第3題。

  同桌比較圓的大小;量出兩個圓的半徑分別是多少,半徑交流,同桌交流。

  ⑶畫最大的圓,

  媒體出示練習十七第4題。

  在正方形內快速畫圓;同桌比較圓的大小,合作量一量圓的半徑;畫一個最大的圓,交流半徑是20毫米的理由;想一想,圓的大小與什么有關。(教師在“半徑”兩字的'右側板書:決定圓的大小)

  ⑷利用數據比較圓的大小(班級交流)。

  出示練習十七第5題。

  ⒉感受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⑴媒體分步出示練習十七第6題。

  指名回答問題。

  ⑵同桌說說填填第⑵問,班級交流移動的方法。

  ⑶獨立完成第⑶問,指名學生在屏幕上指出圓心的位置。

  ⑷問答第⑷問。教師在圓心右側板書:決定圓的位置。

  ⒊感受直徑是圓內最長的線段。

  ⑴出示練習十七第7題。

  ⑵同桌合作完成。

  ⑶班級交流你的發現:直徑是圓內最長的線段;圖中量直徑的方法和道理。

  ⒋欣賞生活中的圓。

  ⑴自然現象中的圓。

  ⑵工藝品和建筑物中的圓。

  ⑶運動現象中的圓。

  三、全課,布置作業。

  ⑴看板書,全課。

  ⑵布置作業。

  在圓內畫一個最大的正方形。

【五年級數學《練習課》教案】相關文章:

《練習課二》數學教案05-08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練習課》數學教案11-20

淺談數學練習課05-01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練習課五》數學教案06-04

五年級數學下冊《分數練習課》教案設計05-03

五年級數學行程應用題練習課教案05-03

五年級數學教案:分數與小數的互化練習課04-09

五年級練習課教案設計04-27

小學數學練習教案05-04

五年級數學教案:《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練習課》06-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丰县| 巴林右旗| 比如县| 台州市| 宁国市| 正宁县| 周至县| 博野县| 蕲春县| 正安县| 门源| 南华县| 宁海县| 乳源| 武穴市| 乐业县| 昆明市| 喀喇沁旗| 阿拉善右旗| 武胜县| 远安县| 丰城市| 义马市| 金塔县| 云安县| 都江堰市| 宜丰县| 太康县| 许昌县| 贺州市| 丹巴县| 靖州| 潞西市| 册亨县| 越西县| 龙陵县| 阆中市| 潜江市| 同仁县| 来安县| 油尖旺区|